![]()
目标是读1000部名著小说
这是第2本丨《瓦尔登湖》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化到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瓦尔登湖》
最近重读了梭罗的《瓦尔登湖》,18篇散文,每一篇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强烈冲击着已在世俗生活中逐渐变得麻木不仁的我。
《瓦尔登湖》声名在外,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广、受众最多的散文作品,至今仍然是美国最受欢迎的非虚构类图书。这本书与《圣经》等书一起被美国国会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
著名评论家伊拉·布鲁克就曾评价说:“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瓦尔登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就连印度的圣雄甘地也宣称,梭罗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贤人。
01
梭罗为什么要去瓦尔登湖独居?
作为美国超验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梭罗在28岁那年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他要去瓦尔登湖亲手建造一座小木屋,开启为期两年零两个月的独居生活。
那么,梭罗为什么要去瓦尔登湖独居?
从社会大背景来看,19世纪上半叶,美国正处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经济发展迅速,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对财富和金钱极度渴望,精神匮乏。为了聚敛财富,人们可以不顾一切。
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大量的山林土地被开垦,轰鸣的发动机声驱散了自由歌唱的鸟儿、在山林里奔跑的小动物,疯狂、贪婪的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以至于森林覆盖率急速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迷失于物质主义,而忽略了精神追求。
与普罗大众不同,梭罗更渴望摆脱这种世俗的束缚和枷锁,他要追求一种更为纯粹、朴素、本真的生活方式。
在瓦尔登湖独居的两年里,梭罗与森林湖泊为伴,与浣熊松鼠为邻,远离尘世的喧嚣,真正实现了在大自然里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他平静、松弛,他观察、沉思,他与大自然对话,也与自己对话。
02
梭罗在瓦尔登湖经历了什么?
在瓦尔登湖,梭罗的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衣食住行等一切问题,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解决。
他搭建木屋,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和蔬菜,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通过自己亲自种植,收获豆子,并将多余的卖出,梭罗体验到了劳动所带来的人生的快乐与自尊。
他与农民对话,深刻了解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并批判了富人们奢靡浪费的生活方式,并认为”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比方说吃饭,吃饭最根本的是解决饥饿问题,所以那些大鱼大肉便毫无必要,甚至人类就不应该吃荤。
比方说穿衣和住所,衣服不必光鲜亮丽,只要能够御寒即可;房屋不必富丽堂皇,只要能够遮风挡雨就好。
从奢侈和舒适度的角度来说,最有智慧的人的生活总是比穷人还要俭朴。古代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哲学家都是这样的人,他们表面上十分贫穷,但是内心却十分充实。
梭罗还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这里阅读学习,他认为“读得好书,就是说,在实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
生活使人加深对现实的理解,但一本优秀的书籍能使人得到进步。
物换星移,四季更替。
春天,瓦尔登湖开冻,“春光来临之前的一切琐碎事”,都在春光的照耀下变得微不足道。
“太阳的光线形成了直角。温暖的风吹散了雾和雨”,就这样,新的生命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梭罗盛赞春天:“春天的来临,很像混沌初开,宇宙创始,黄金时代的再现。”
03
《瓦尔登湖》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其实人类最开始的生活是很简单的,打猎解决温饱问题,洞穴解决风雨问题,穿衣解决寒冷问题,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再质朴不过了。
然而,伴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变好,当下的人类已经升级到了全新的高度,很多富人的生活追求让人咋舌,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貂皮大衣,住的是豪宅别墅。
你当然可以说,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人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赚来的,享受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这山珍海味、貂皮大衣、豪宅别墅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难道不是通过牺牲大自然的动物、土地、山林换来的吗?
人们追名逐利,在权力和财富中迷失自我,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一个个争得你死我活,一个个卷得两败俱伤……
其实很多经典书籍里早就告诉了我们,人生于世,不过浮生一梦,所谓功名利禄也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比如《红楼梦》里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再比如《西游记》里也有提及: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放眼我们当下的价值观,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早就已经变成了约定俗成的“有房有车、有名有利”,一切婚丧嫁娶主打一个铺张浪费,一切向钱看,没有排场就说明家庭条件不行,没有房车就说明混得不行。
然而,等自己有了房子、车子、面子的时候,却早已成了金钱的奴隶。
而“里子”,却很少有人在意。
去年6月,我骑着摩托车,独自骑行了9000多公里,穿过了中国16个省。
有人问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是平静。
那些大江大河与高山低谷,那些路途上的无数车辆与匆匆过客,那些灯火辉煌的城市与朴实无华的村庄,都伴随着昨日的夕阳与晚霞,化成了我的回忆。
我不再追求职场上的职级晋升与涨薪,不再幻想能够像父母所期待的那样出人头地,不再去积累那些看似风光实则无用的人脉关系,不再与人竞争,不再卷……
当下的我,读书,写作,分享,心态较之从前平和了许多,我可以接受不确定性,可以接受无常,可以接受任何性格的别人,也可以接受那个看似自信实则自卑的自己。
我爱生活,我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我热血澎湃的青春年少,我平平无奇的人到中年,我都爱。
在《瓦尔登湖》的最后,梭罗说:
“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们身体内的生命像活动的水,新奇的事物正在无穷无尽地注入这个世界来,而我们却忍受着不可思议的愚蠢。”
我想,这就是阅读《瓦尔登湖》的意义吧。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内心里的一片“瓦尔登湖”,它可以是一座山,一片海,一本古老充满智慧的书籍,一次冒险却酣畅淋漓的远行。
在那里,你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闭目冥想,让真实的自己慢慢涌现,同时也看见生活最真实的样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