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不成熟,是这三个字:势利眼。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本是常情,但若把这份心思写在脸上,挂在嘴边,很快就会变了味。
这种现象的背后,说白了人一旦势利眼了,就容易门不对路了。
《增广贤文》里有一句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真是道尽了世态炎凉。
其实,那些势利眼的人,表面上来看,他们看似精明,实则最是不成熟,最为短见。
因为他们把人情当成了买卖,却不知这世上最贵的,恰恰是一个人的真心。
看人下菜碟,最后苦的是自己
有些人,交朋友从来不看人品,只看身份。
用得着对方时,笑脸相迎,用不着时,眼皮都懒得抬。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势利眼,生活处处看人下菜碟。
三国时的名士华歆,早年与管宁是好友。
一次,两人在园中锄地种菜,殊不知两人同时发现地上有片金子。
管宁视如瓦石,当作啥没看到,继续锄地。
华歆却忍不住捡起来看了看,又一脸不舍给扔掉。
又有一次,门外有达官显贵的车马经过,管宁置若罔闻,读书如故。
但是一旁的华歆,却丢下书立马跑出去看。
管宁因此割席断交,说道:“子非吾友也。”
华歆后来虽官至太尉,却因这份势利的心态,始终被真正的清流之士所轻。
爱默生说过:“我们想的是如何养生,如何聚财,如何加固屋顶,如何备齐衣衫;而聪明人考虑的却是怎样选择最宝贵的东西——朋友。”
现用现交的交情,稍微风一吹就散,就像势利眼的人,其实最不可靠,也非常幼稚。
要知道,人这辈子,风水轮流转,你今天看不起的人,明天或许就是你求不起的人。
要想把路走宽,就别把人心看窄,也不要有势利眼。
今天你瞧不起,明天你攀不起
一个人的境遇,如潮水有起有落。
今日的落魄书生,未必不是明天的栋梁之材。
西汉名臣朱买臣,早年家贫,以砍柴为生。
他妻子嫌他穷酸,逼他写下休书,改嫁了一个匠人。
后来,朱买臣得到武帝赏识,官拜会稽太守。
当他衣锦还乡时,前妻在路旁羞愧难当,还有脸请求复合。
朱买臣命人泼水于地,说:“若你能收回覆水,我便带你回去。”
这便是“覆水难收”的由来,一时的势利,换来的是终身的悔恨。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看人不起,小瞧别人,便是一种“恶小”,一种幼稚的势利眼。
殊不知自己今日种下的轻蔑,来日可能长成扎心的荆棘。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能平视每一个人,真正做到一视同仁,才能彰显出自身的眼界和格局。
起码,活出成熟,对于自己的一生也能好事。
势利眼看的是利,成熟人看的是缘
势利之人,其实他们的眼里只有算计和用处。
可他们偏偏错失了人世间最温暖的东西——真情。
战国时,魏国的翟公曾官至廷尉,宾客盈门。
等他被罢官后,门外冷落得可以张网捕雀。
后来他官复原职,那些宾客又都想回来。
翟公便在门上如此写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寥寥数语,道尽了势利眼的丑态,也道破了人情的真相。
历史学家司马迁曾经非常感慨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人活一世,若眼里只剩下“利”字,便与行尸走肉无异。
而成熟的人,懂得在利字之外,守住一份情义。
其实这份情义,才是你困顿时的船,风雨中的伞。
势利眼,是短视,更是浅薄,起码会让你赢得了眼前的小利,却输掉了长远的人心。
成熟的人,懂得平视众生,对强者不媚,对弱者不欺。
因为他们知道,尊重别人,最终尊重的,是自己的人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