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CEIC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于11月6-8日在深圳举行。这场汇聚近300家企业、2000余项前沿产品的盛会,不仅是一次产业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从“跟跑”向“领跑”跨越的生动实践。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关键节点,CEIC大会所传递的创新信号,正为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写下注脚。
![]()
填补产业空白 重塑创新范式
当前全球消费电子展会林立,但多数仍停留在“新品秀场”的层面,难以触及产业变革的核心逻辑。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消费电子产业已告别“拼参数、比功能”的线性增长阶段,迈入底层创新驱动的新范式。在此背景下,CEIC大会的诞生,精准填补了行业三大核心空白。
在创新深度上,CEIC不再满足于展示终端产品,而是深挖技术创新的源头逻辑。从鸿蒙系统的生态构建到星闪通信技术的突破,大会将“黑科技”背后的研发路径、技术瓶颈与突破方法清晰呈现,让外界看到中国消费电子从“技术整合”向“源头创新”的转型。这种对创新本质的聚焦,打破了以往展会“重展示、轻解读”的局限,为全球产业界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思路。
![]()
在体验价值上,CEIC致力于消除科技与大众之间的“感知壁垒”。大会通过沉浸式体验区,让普通观众亲手触摸柔性屏、亲身体验智能座舱、亲身感受AIGC内容创作,将“高冷”的底层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这种“硬科技+暖体验”的模式,不仅拉近了科技与消费者的距离,更让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得到提前验证。
在生态协同上,CEIC构建了“根技术-产品开发-场景应用-全球市场”的完整生态链。面对单点创新难以引领产业变革的现状,大会整合了芯片、软件、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资源,推动达索系统与华为共建虚拟孪生平台,促进软通动力、升腾资讯等企业围绕开源鸿蒙开发行业解决方案。这种“抱团创新”的模式,让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合力,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群体性创新”。
锚定“根技术” 筑牢产业根基
关键核心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命门”,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根本。CEIC大会将目光聚焦于“根技术”突破,集中展示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彰显了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硬实力。
![]()
鸿蒙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已成为连接万物的“数字底座”。截至目前,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已突破8亿台,覆盖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在CEIC大会上,基于鸿蒙系统的智能座舱、智慧家居解决方案纷纷亮相,展现了操作系统对产业的赋能作用。星闪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则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传输速率较传统蓝牙提升10倍,延迟降低90%,为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新选择。此外,菁彩视听、升腾AI芯片等技术成果的展示,也体现了我国在基础软件、核心硬件领域的长期积累。
这些“根技术”的突破,正在催生全新的产业生态。在CEIC大会现场,软通动力推出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通过鸿蒙系统实现了车、路、云的协同;东集技术基于开源鸿蒙开发的工业平板,满足了智能制造场景的严苛需求;达索系统与华为合作的虚拟孪生平台,可实现产品从设计、生产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这些案例表明,以“根技术”为纽带,一个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生态正在形成,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正从全球价值链的“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CEIC大会由河套“6+1”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联合主办,为“根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国际组织引导、企业主导、科研机构支撑的方式,有效整合了创新资源,加速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
深化数实融合 打造“深圳样本”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和优化的营商环境,为消费电子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CEIC大会作为数实融合的“展示窗口”,呈现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深圳样本”。
![]()
在CEIC大会上,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场景随处可见。亿航智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实现了低空经济的“载人飞行”,为城市交通提供了新解决方案;云圣智能的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可应用于电力、石油、矿山等领域,替代人工完成高危作业;国唐汽车的智能载运机器人和矿卡,正在重塑港口与矿山的生产方式,推动传统物流向智能化转型;马栏山实验室的AIGC智能音视频制作平台,可快速生成新闻、短视频、广告等内容,颠覆了传统内容创作产业;小鹏汽车的智能座舱、软通动力的智慧出行方案,则重新定义了人与交通工具的交互关系。
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更催生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例如,AIGC技术的应用,让内容创作的门槛大幅降低,催生了大量中小创作者和新的内容平台;智能载运机器人的普及,推动了物流行业的“无人化”转型,降低了企业成本。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形成巨大的增长新动能,展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性。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数实融合方面一直走在前列。CEIC大会在此举办,正是对深圳创新精神的认可。大会构建的“展、会、节”三位一体模式,以及首次设立的“创新碰投会”,为前沿技术、创意与资本搭建了对接平台,加速了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进程。这种“以展促产、以会促创”的模式,为其他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借鉴。
坚持开放共赢 贡献中国智慧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下,开放合作仍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产业的繁荣也需要中国。CEIC大会秉持开放共赢理念,为全球产业界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展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重要创新力量。从5G技术到鸿蒙系统,从智能终端到AI应用,中国企业的创新成果正在影响全球产业格局。CEIC大会上,来自全球的企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寻求合作机遇。例如,华为与达索系统的合作,不仅推动了虚拟孪生技术的发展,也为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方案;开源鸿蒙生态的开放,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参与,形成了全球共享的创新平台。
即播国际传媒了解到,这种开放合作的模式,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和经验,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动力。在CEIC大会的“创新碰投会”上,国内外资本与中国创新项目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推动了技术成果的国际化应用。同时,大会还举办了多场国际论坛,就AI伦理、数据安全、产业标准等议题达成共识,为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跟跑”到“领跑”,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身份转变,体现了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也承载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CEIC大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同推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进步。
CEIC 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的举办,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迈向新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从填补产业空白到突破“根技术”,从深化数实融合到坚持开放共赢,大会所展现的创新实践,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生动范例。在“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的新征程上,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必将以更强的创新动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