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stonishing Bull Market Will End One Day. Are You Ready?
股市大幅上涨之后往往伴随着大幅下跌。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
![]()
Jeff Sommer 撰写专栏文章“策略”,每周发表关于市场、金融和经济的文章。
2025年11月7日
人工智能牛市越高,我就越紧张。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我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防范措施,以应对崩盘。
这并非因为我预测即将发生市场危机。完全不是。尽管一些知名银行高管和对冲基金经理警告称股市已经过高,但我认为人们对人工智能以及股票财富的狂热追捧,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推动市场上涨。
股市正在创造惊人的财富。英伟达的市值一度达到5万亿美元,微软和苹果的市值也都超过了4万亿美元。这些数字如此庞大,令人难以置信。
目前的股价在我看来过高。市场迟早会大幅下跌。股市总是如此。特朗普总统蓄意破坏性的政策只会加剧这种风险。
作为一名长期持有低成本指数基金的投资者,我已经从数十年的股市上涨行情中获益,所以我不会放弃股票。我很久以前就下定决心继续投资股市,而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但我正在重新审视我的投资规模——股票和债券各占多少——并评估如果股市像 2000 年初以来的四次美国熊市那样暴跌,我的整体投资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问题是,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后,我的投资组合是否足够多元化,是否持有足够的债券和其他资产。
在市场大幅上涨的时期,担心潜在的市场损失似乎有些不合常理。毕竟,如果你从2022年10月12日本轮牛市开始就持有标普500指数基金,那么你的投资已经翻了一番。
但股市暴跌的频率高得惊人。分散投资,也就是持有多种资产,过去确实有助于减轻损失。当股市表现好于预期时,更应该记住它可能会突然变得多么糟糕。
熊市通常被定义为价格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下跌至少20%。熊市出现过很多次:据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高级指数分析师霍华德·西尔弗布拉特统计,标普500指数及其前身指数自1929年股灾以来,共经历了15次熊市。
这些都是令人痛苦的时期。自2000年以来,由2007-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熊市,就总损失而言,是最严重的。标普500指数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下跌了56.8%。据西尔弗布拉特先生称,这段可怕的时期始于2007年10月9日,持续了17个月,直到2009年3月9日才结束。
更糟糕的是,这距离另一次持续时间更长的熊市——2000 年代初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仅仅过去了五年。那次下跌持续了 30.5 个月,从 2000 年 3 月 24 日到 2002 年 10 月 9 日。标普 500 指数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下跌了 49.1%。
两次股市崩盘之间,曾出现过一轮牛市,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01.5%。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有一个基本的数学问题会影响所有熊市。当股票下跌50%时——就像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熊市几乎那样——它们必须上涨100%才能回到原来的水平。(如果你最初有100美元,损失了一半,那么你需要将剩下的50美元翻倍才能回到100美元。)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仍然坚持持有标普500指数的投资者,十年后依然损失惨重。相关数据令人警醒。根据我在FactSet上进行的计算,那些不幸在2000年3月指数峰值买入标普500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十年后仍蒙受了8.3%的损失(包括股息)。
这并非孤立事件。在这两次市场低迷期间,还出现了两次经济衰退。整个行业遭受重创。数百万人失业。那些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人也经历了严重的挫折。
现在还会发生同样糟糕甚至更糟糕的事情吗?当然会。而且,美国股市历史上曾发生过更糟糕的情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利用经通胀调整后的数据发现,美国用了29年时间才从1929年的股市崩盘中恢复过来。
这类故事在经济严重低迷时期层出不穷。过分关注它们可能会让你彻底远离股市,但我认为这也是个错误。
付出与收获
长期持有股票一直是投资的秘诀,而这个秘诀其实就摆在眼前。正如我今年夏天指出的,过去60年里,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高达38,881.17%。这意味着,60年前投资的1000美元,到今年6月底价值将达到约39万美元——前提是你坚持持有,即使经历了严重的市场低迷。
美国股市在许多较短但仍然较长的时期内都表现良好。只需回顾2000年初。尽管经历了四次熊市——除了本世纪头十年的两次熊市外,还有2020年和2022年的熊市——但标普500指数在此期间的年化收益率(含股息)仍达到了8.1%,总收益率高达652%。
相比之下,债券投资的回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彭博美国综合债券指数(投资级债券的基准指数)年化收益率仅为4.1%,总收益率为181%。
所以,如果你不在乎股票的那些下跌行情,那么持有股票指数基金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或者,如果你足够有远见,能够选到市场上最好的股票,那就直接买英伟达(Nvidia)吧。自2000年初以来,英伟达的涨幅让其他几乎所有股票都相形见绌:年化收益率高达34.9%,累计收益率更是高达230,607%。
然而,要承受毫无保护措施的裸卖投资,无论是在整体股市还是像英伟达这样的股票中,都需要比我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在2021年11月11日开始的短短11个月内,英伟达的市值就缩水了超过60%。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持有债券和其他不太令人兴奋的投资,比如银行存款和货币市场基金,也是为什么我现在正在密切关注它们的原因。
在大多数(但并非所有)熊市中,投资级债券都是一种福音。
例如,在2000年3月24日开始的十年间,经历了两次熊市,标普500指数下跌超过8%,但先锋集团全债券指数基金的回报率却高达79.8%,年化收益率达6%。当时持有债券真是太棒了。
然而,债券并非一直都能提供这种保护。以2022年的熊市为例,债券价值与股票价格同步下跌。这是因为通货膨胀飙升,利率也随之上升。(利率或收益率与债券价格走势相反。)目前,部分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通货膨胀率仍然居高不下,债券前景不明朗。随着政府停摆、公共数据不足以清晰反映市场状况、政府债务不断攀升以及处境艰难的美联储面临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压力,通货膨胀很可能再次大幅上升。
正如我上周指出的,国库券(期限一年或更短)和货币市场基金在过去几年表现出色。虽然它们的收益率已降至4%以下,但货币市场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仍超过3%,如果通胀再次抬头、利率上升,收益率还有可能更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发行的通胀保值债券将成为避险资产,而核心债券基金则很难获得正收益。
然而,经济韧性极强,但也可能出现衰退,这将导致利率走低,债券收益率上升,货币市场基金和国库券利率下跌。为了在经济严重衰退时获得更大的安全边际,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保障的银行储蓄账户比不受保障的货币市场基金更可取。
我不知道经济走向何方,也不知道股市上涨多久后才会迎来下一次大幅回调。传统的60/40投资组合——60%股票,40%优质债券——是风险与安全之间的一种传统平衡。我在这40%的固定收益配置中加入了部分短期基金。而且,我的投资遍及全球,因为美国股市的优异表现可能不会持续。
如果你打算冒险投资股票——尤其是在股市上涨行情似乎被过度热情所席卷的时候——做好应对挫折(甚至是严重挫折)的准备至关重要。
从跨越数十年的股票走势图来看,熊市只不过是漫长上涨行情中的一些小波动。但你得想想,在人工智能引领股市的这股热潮戛然而止之前,你能承受多大的波动。
本文的印刷版刊登于2025年11月9日《纽约时报》BU版第9页,标题为《为漫长牛市的终结做好准备》。
本文出处:https://www.nytimes.com/2025/11/07/business/stock-market-safety.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