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换了个阿里来的高管,网友炸了锅。不是因为人不行,而是怕“初心”没了。
刘鹏履历光鲜:海尔干过,苏宁待过,麦德龙、好孩子都掌过舵,后来在阿里一路做到淘天集团品牌业务总裁。按理说,这种复合型零售老将,正是山姆急需的破局者。
![]()
可结果呢?上任第八天,全网声讨,APP差评刷屏,连商品图从白底实拍换成“高颜值氛围照”,都被当成“阿里味入侵”的铁证。
这哪是抵制一个人?分明是消费者对“信任崩塌”的应激反应。
山姆在中国能火,靠的从来不是低价,而是那套近乎偏执的“严选逻辑”:
进口牛肉必须可溯源,鸡蛋要标清母鸡住几层楼,连一颗蓝莓都要大小均匀。会员每年交260块年费,买的不是商品,是一份“不用动脑子也能放心吃”的安全感。这份信任,是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品控堆出来的,比黄金还脆。
![]()
可这几年,裂缝越来越多。有人发现冷冻虾仁里掺了淀粉,儿童奶酪钠含量超标,网红瑞士卷被曝用植脂奶油……
更让人心凉的是,山姆开始给国产商品贴“进口标签”,明明是山东产的苹果,包装写“源自新西兰果园”;福建工厂做的饼干,硬说“欧洲配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直接戳穿了“高端精选”的泡沫。
于是,当阿里高管一来,APP界面变“精致”了,图片加滤镜了,用户立马警铃大作:这是要学淘宝搞“种草营销”?要把山姆变成又一个靠视觉刺激掏空钱包的流量卖场?
![]()
网友的愤怒,表面看是“反阿里”,实则是“护山姆”。他们怕的不是谁当总裁,而是怕那个“只卖真东西、不玩虚套路”的山姆,从此消失。
毕竟,在食品安全屡屡翻车的环境下,山姆曾是少有的“避风港”。如今连这里都要妥协于流量逻辑、美化包装、概念营销,普通人还能信谁?
更讽刺的是,山姆连夜发声明:“图片改版8月就开始了,和新高管无关。”可没人买账。
![]()
为什么?因为大家早就不信“巧合”了。当品控松动、信任下滑,任何细微变化都会被放大成背叛信号。这不是无理取闹,是长期积累的失望终于找到了出口。
说到底,问题不在刘鹏本人,而在山姆自身的摇摆。一边想维持高端形象,一边又想学互联网打法快速扩张;一边强调“严选”,一边又引入更多贴牌代工商品。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迟早会翻车。
而所谓“阿里系是行业百草枯”的说法,虽有夸张,却折射出一种现实焦虑:某些互联网出身的高管,习惯用“增长”“转化”“GMV”衡量一切,却忽视了实体零售最根本的东西,信任是慢功夫,毁掉却只要一次造假。
![]()
山姆真正的危机,不是换了个CEO,而是忘了自己为什么被需要。消费者不需要更漂亮的图片,不需要“氛围感”摆盘,他们只想打开冰箱时,确定那块牛排是真的澳洲谷饲,那盒牛奶真的没加乱七八糟的添加剂。
现在,山姆站在十字路口:是继续做那个让人安心的“笨超市”,还是转身成为又一个精于算计的“流量生意”?
别以为会员不会走。当初他们为信任而来,今天也会因失望而走。再高的会员费,也买不回碎掉的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