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接待了四万多名印度游客,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印度现在已是莫斯科非独联体国家里第二大游客来源地,成了带动当地旅游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这么多印度游客扎堆莫斯科,可不是偶然,背后藏着一套实打实的逻辑,整个2025年上半年,莫斯科接待的独联体以外国家游客总量超过五十万人次,能明显看出亚洲市场对莫斯科的兴趣在上升。
在这一趋势里,印度游客数量的强劲增长无疑是最夺目的亮点,莫斯科,作为俄罗斯政治与文化的中心,过去在印度游客眼中或许遥不可及,如今却成热门目的地,这般转变着实引人深思。
![]()
签证简化+文化共情,游客门槛一降再降
电子签证政策堪称印度游客钟情莫斯科的关键诱因。早在2023年8月,俄罗斯外交部便推出此政策,印度公民亦被纳入适用范畴,这极大激发了印度游客前往莫斯科的热情。
这种签证全程在线申请,4个工作日就能获批,不用邀请函也不用酒店预订单,本来想是不是还有其他隐性要求,后来发现完全没有,流程简化到让人意外。
对比几年前,印度游客申请俄罗斯签证要提交一堆纸质材料,等上半个月才能有结果,现在的便利度简直是质的飞跃。
![]()
毫无疑问,旅行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繁琐的手续,俄罗斯这波操作正好戳中了印度游客的痛点,让“说走就走”成了可能。
光有便利的签证还不够,文化上的共鸣才让吸引力更持久,莫斯科本身就是个文娱活动丰富的城市,剧院、音乐会常年不断。
2025年盛夏,“莫斯科之夏”系列活动盛大启幕,活动精心规划,特别设置国际瑜伽日、印度文化节等特色内容,于炎炎夏日为大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
![]()
印度的传统瑜伽、曼妙舞蹈与风味美食亮相莫斯科街头。那独特魅力跨越地域,引得游客与当地民众纷纷投身其中,共赴这场别具一格的文化盛宴。
印度驻俄大使维奈・库马尔对这些活动赞誉有加。他表示,此类活动意义非凡,既为城市文化生活添彩,又充分彰显了莫斯科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
大使的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旅游不只是看景点,能在异国他乡感受到熟悉的文化元素,和当地人互动交流,这种体验才更有吸引力。
![]()
双向互动升温,文旅成双边关系新纽带
随着游客数量攀升,莫斯科酒店业首感变化。2025年前7个月,该市酒店外国客人人次较去年显著增多。三星至五星级酒店预订大多来自非独联体国家,其中印度游客在高端住宿市场尤为活跃。
为了留住这些客人,莫斯科的酒店也做了不少调整,不少豪华酒店专门增设了咖喱餐食,还配备了印地语服务人员。
这种针对性的优化很务实,毕竟游客吃得舒心、沟通方便,才更愿意再来,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心,要是酒店价格涨得太离谱,可能会让部分印度游客望而却步,这种平衡确实需要把握好。
![]()
除了酒店业受益,印俄之间的交通网络也在跟着升级,2025-2026旅游旺季刚开始,俄罗斯首架直飞印度果阿邦的包机就顺利抵达了。
这几年,两地直飞航班数量一直在增加,主要覆盖莫斯科、圣彼得堡到新德里、果阿邦等热门城市,出行时间大大缩短。
文旅互动从来都是双向的,俄罗斯游客去印度的数量也在增长,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赴印度的游客同比多了不少,他们大多对印度的宗教文化景点和海滨度假资源感兴趣。
![]()
这种双向的人流往来,让两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如此看来,印俄之间的文旅热,是政策、文化和交通共同作用的结果。
电子签证降低了出行门槛,特色活动契合了游客需求,不断完善的航线网络提供了便利支撑。
这些因素凑到一起,才让印度游客赴莫斯科的热潮持续升温,文旅合作已经成了印俄双边关系里很有活力的一部分。
![]()
它不像贸易、能源合作那样受太多复杂因素影响,而是从民间层面拉近距离,让两国人民有更多机会相互了解。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印度赴莫斯科的游客数量还会保持增长,随着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签证政策持续优化,航线网络进一步拓展,印俄文旅合作的空间还很大,这种基于民间喜爱的互动,不仅能带动两地经济发展,还能让双边关系更具韧性。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印度游客走进莫斯科,也会有更多俄罗斯游客踏上印度的土地,让文旅这条纽带越来越牢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