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是一场需要专心的马拉松
轻装上阵,才能跑得稳跑得远
![]()
一、放下无谓的纠结和内耗
你是不是经常这样?一道数学题没做出来,一整天都在责怪自己“太笨了”;一次考试失利,脑子里反复回放,懊悔好几天。这种内心的自我拉扯,就是最消耗能量的“内耗”。
心里的小剧场一开幕,学习的精力就被抽走了。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是进步最大的敌人。
与其在原地纠结“我为什么不行”,不如迈出一步,去解决“我该怎么行”。把懊悔的时间用来演算一道题,把自责的精力用来背诵一个知识点。行动,是治愈一切迷茫和焦虑的良药。当你开始奔跑,耳边的风声就会盖过内心的杂音。
二、放下无效社交
朋友圈的红点、微信群里的八卦、课间走廊里的“重大新闻”……这些信息像无数个小钩子,不断地把你的注意力从书本上勾走。你可能觉得只看一眼没关系,但这一眼,往往就打断了你刚刚进入的深度思考状态。
真正的友谊,不是靠时时刻刻的闲聊维系。那些因为你埋头学习而疏远你的“朋友”,也许本就不是同路人。你的时间非常宝贵,请把它留给真正重要的知识和题目。关上手机的通知,退出无聊的群聊,你会发现,心静下来,学习效率会高得惊人。
三、放下对“偏科”的恐惧和逃避
“我天生就学不好数学/英语!”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偏科像一座大山,很多人走到山脚就害怕了,选择绕路而行。但你要知道,在高考的赛场上,绕路就意味着失去宝贵的分数。
不要怕它,要去分析它。你的“弱科”不是怪物,只是你之前没有找到征服它的方法。鼓起勇气,把最让你头疼的科目放在每天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去学。多问老师,多啃基础,一遍不会就来十遍。
当你终于攻克它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和你擅长的科目考了高分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仅是补上一块短板,更是对你意志力的终极锤炼。
四、放下对捷径的幻想
我们都爱听“学渣逆袭北大”“三十天速提一百分”的故事,但请清醒一点,那是极少数人的神话,甚至是营销的陷阱。学习这件事,从来没有点石成金的魔法。
真正的捷径,就是那条看起来最笨、最曲折的路——叫做“脚踏实地”。是把每一个知识点弄懂,把每一道错题订正,把每一天的计划完成。不要幻想有什么神秘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你一夜之间脱胎换骨。你刷过的每一本题,记下的每一个单词,都是通往梦想院校最坚实的一块砖。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最快的途径。
五、放下对老师的抱怨
“这个老师讲课太快了”“那个老师我真的好讨厌她”……抱怨老师,是学习中最得不偿失的行为。你很难去改变老师,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课堂是老师的,但学习是你自己的。不要等着老师来适应你,你要主动去适应课堂。讲课快,你就提前预习;听不懂,你就下课追着问。你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你需要善加利用的宝贵资源。当你停止抱怨,开始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时,你会发现所有障碍都在为你让路。
六、放下手机里的即时快乐
这一点,是所有挑战中最具象、最诱惑的一个。短视频和游戏,是专门为吸引你的注意力而设计的,它们带来的即时快乐,远比做一道难题的延迟满足要强烈得多,偶尔刷刷放松可以,千万别沉迷。
这不是要你与世隔绝,而是要学会“物理隔离”。学习的时候,让手机待在另一个房间。告诉自己,先专心学习45分钟,然后可以看5分钟作为奖励。用你的理智去管理你的欲望,而不是被欲望牵着走。
能控制手机的人,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这场与自制力的较量,你赢了,就赢了高考的一半。
七、放下对考试排名的过度焦虑
月考、模拟考……每一次排名都牵动着敏感的神经。考好了,欣喜若狂;考砸了,灰心丧气。但请你抬起头看看,高考前的所有考试,只有一个目的——帮你发现问题。
不要被一次的成绩蒙蔽了双眼。考得好,不代表你全部都会;考得差,反而暴露了你的知识盲区,这是天大的好事!要把每一次考试当成一次全面的“体检”,分数和排名只是“体检报告”,告诉你哪里需要加强。你的眼光要放在最终的高考上,之前的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在那一天站得更稳。
放下这些,不是让你变成一个枯燥的学习机器。恰恰相反,这是为了让你在未来,有能力拿起更多、更美好、更广阔的东西——拿起选择心仪大学的主动权,拿起探索未知世界的门票,拿起一个更有底气、更有尊严的人生。
现在放下的,是暂时的欢愉和沉重的包袱;未来拿起的,是一生的基石和无限的可能。
原创文章· 抄袭搬运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