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11月8日报道,近日,一名医生在“问政湖南”平台反映称,其手机号莫名因“涉诈停机”,被关停二十多天也未能复机,无法与病人取得联系,对其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11月6日,当事人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一家医院的医生,10月12日,其丈夫在手术台做手术时,手机号突然因“涉诈”被停机。前往当地营业厅查询得知,由于其丈夫手机号归属地为长沙,沅陵的营业厅无权处理异地号码,需本人携带无犯罪证明前往号码归属地办理复通。
随后,他们通过运营商APP线上申诉,预留了杨女士的手机号作为联系方式。然而,杨女士的手机号码也随即被关停了,理由是 “使用异常” 。
![]()
![]()
杨女士及其丈夫收到的关停信息 图片来源:受访者 中国新闻周刊
杨女士多次申诉后得知,其手机号有涉诈风险。据其提供的通话录音,一位客服称停机或许与杨女士打电话频繁有关,为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暂停了其通信服务。杨女士对此解释,频繁通话与其工作性质有关,她要与病人联系。另一位客服则告诉她,其手机号码被系统模型监测到,是终端异动类型的模型介入,属于涉诈治理停机,无法办理线上复通。必须本人前往指定的2家长沙线下营业厅才能办理。
关于涉诈一事,他们也向沅陵当地公安及反诈中心咨询过,工作人员查询后,口头告知二人无犯罪记录及异常通信行为。随后,她与丈夫通过湖南公安服务平台线上开具了无犯罪证明。
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一条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电话卡用户应当重新进行实名核验,根据风险等级采取有区别的、相应的核验措施。对未按规定核验或者核验未通过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限制、暂停有关电话卡功能。
就在6日下午,手机号被关停了26天后,杨女士丈夫突然收到了运营商发来的短信,短信中提供了线上快速核验的途径,目前其丈夫手机号已恢复通讯。而杨女士则还没有获得线上办理的渠道。
然而,11月7日,记者接到的客服回电中,工作人员依然表示,涉诈治理停机的复通,必须回到号码归属地,前往上述指定的2家营业厅线下办理。
![]()
11月6日杨女士丈夫收到的线上核验短信 图片来源:受访者 中国新闻周刊
事实上,近期,反映手机卡被强制停机的情况并非孤例。
据报道,今年8月14日,江苏南京的陶先生投诉称,8月初,他带孩子去贵州旅游时,发现备用的手机卡,因“号码长期未使用或使用异常”“涉诈异常”突然停机了。他称,运营商客服告诉他,如果想恢复,需要线上或线下核验。多方交涉后,运营商将他的手机卡恢复正常。但他认为,电信方面在停机前,应通过拨打机主电话等方式事先告知。而停机后恢复使用的办理途径,也给消费者带来诸多时间和精力成本。
另据媒体9月报道,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刚办理了新的亲情号,可前往外地后,亲情号副卡突然被停用。网友拨打客服电话后。才得知停机的原因:手机被带出上海需进行二次验证才能恢复使用。回到上海后,该网友立刻前往线下营业厅,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这是号码触发了后台反诈骗机制,他们已接到过很多类似投诉。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这是系统的问题,不是我们人为的。我们也帮很多客户反馈过。
对于手机号二次验证引发的争议,有专家表示,运营商承担国家反诈中心要求的"人卡一致"监管责任,用户出现异常行为时,启动二次验证具有合法性,但触发标准亟待明晰,减少主观模糊性和一刀切,操作流程也亟待规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中国新闻周刊、新疆日报、澎湃新闻、新闻坊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