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结账户”本是物流公司与企业
签订的一种便捷结算方式
然而,这项为企业
提供便利、提升物流效率的机制
却被犯罪分子钻了空子
成为他们的“提款机”
“5元寄全国”“2元发全国”“全国可寄,超便宜!”……在闲鱼、抖音等网络平台上,检索“低价寄快递”,便会弹出众多类似广告。点击进去,会发现这些所谓省钱的原理,大多与“月结账户”相关。
“月结账户”本是物流公司与企业签订的一种便捷结算方式。通过约定按月结算快递费用,实现快速签约、批量寄件、对账管理等诸多实用功能。然而,这项为企业提供便利、提升物流效率的机制,却被犯罪分子钻了空子,成为他们的“提款机”。
北京市顺义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合同诈骗案时发现,行为人刘某和刘某某非法获取某物流公司月结账户信息后,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广告,以“可低价帮寄快递”来招揽客户,然后收取相关客户的邮寄费用,再利用获取的月结账户下单,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操作实现非法获利。
公安机关侦查发现,短短一年时间,刘某和刘某某就冒用119个快递月结账户,累计发货3000余次,诈骗金额共计12万余元。
这种便捷优惠的结算方式,为什么会被不法分子轻易掌握?他们又是如何通过月结账户非法获利的?这种行为是否具有高发性?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顺义区检察院检察人员展开跟踪调查。在查阅大量类似案件后,检察人员发现所有疑点都指向了物流公司的管理漏洞——月结账户仅需账号即可绑定。这意味着,只要行为人获取月结账户信息,就可以轻松地通过该账户下单,进而非法获利。
“在与案涉物流公司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这类冒用他人月结账户,进而通过代下单或与骑手合作套利的犯罪模式,在行业内被称为‘挂月结’,且在物流行业各大公司均具有多发性。”顺义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张丽莹介绍道。考虑到此类犯罪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多发性,加之顺义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很多物流公司的总部坐落于此,顺义区检察院判断此类案件存在进行大数据法律监督的空间与可行性。
2024年7月,该院向案涉物流公司调取月结订单数据,并依据“下单人与账户持有人不一致”“同一人使用多账户”“订单内容异常”三个维度进行数据碰撞,筛选出异常订单池。对订单信息核查无误后,通过异常订单中的手机号码等信息,在物流公司用户数据库中进行查询,锁定冒用者身份信息,获取个人犯罪线索,或通过与企查查等企业平台信息进行数据碰撞,从而得出公司犯罪线索,最终经过线索筛查,共发现涉案金额不足以认定犯罪但涉嫌违法的万余单异常订单、500余个异常账户,均已移交物流公司,建议其对相关账户和异常人员的使用权限进行针对性调整。
“按照你们提示的公司月结账户登录方式存在的安全风险和相关优化建议,我们已对漏洞风险进行了堵塞整改。”近日,某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已对月结账户的登录方式进行调整,将账号登录改为验证码登录,从源头上加强了用户的安全保障。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来临。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5天。这一数据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较强的韧劲和活力。保护快递安全和用户合法权益,需要多方发力。在此,检察机关给月结账户和物流公司提个醒:再忙也要定期检查数据流,及时堵塞管理漏洞,防止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保障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谢文英 耿梦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