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国之基在乡土,振兴之路见小村。2025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农民日报社联合广西广播电视台、长沙广播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等40余家广播电台打造的系列融媒报道《大国小村》,用42个村落的鲜活故事,立体呈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图景。
这里曾是一个
“八山半水一分田”的贫瘠山村
如今却是万亩果园飘香
四季游客不绝的美丽乡村
四十年间 两代人
如何用一个“干”字
写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
![]()
四十年前的辽宁凤城大梨树村
土地贫瘠、山林荒芜
村民温饱难继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时
村里贷款办起宾馆、建起市场
为村集体攒下“第一桶金”
1989年,大梨树村
向荒山宣战
十年间
他们治理荒山20多座
栽种果树100多万株
建起2万多亩果园
春赏梨花,秋摘鲜果
大梨树人用苦干、实干、巧干
换来了好日子
![]()
▲荒山治理中
![]()
▲治理后的“花果山”
大梨树的“干”字精神
始终在延续
2016年
村里开始了“二次创业”
深秋的东北寒意渐浓
大梨树“七彩田园”温室大棚里
却温暖如春
在2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场馆
孩子们认识自然
感受科技农业的魅力
![]()
![]()
依托现代农业资源
和“干”字精神的品牌
村里的红色教育培训和研学火了
辽宁省内外的中小学生
走进乡村
感受乡村振兴的力量
![]()
![]()
![]()
村里新建的31栋蓝莓温室大棚
春节前将产出第一茬蓝莓鲜果
加上村里的大樱桃园、葡萄园
以及山上的万亩果园
大梨树实现了常年水果“不断流”
![]()
![]()
![]()
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
从温饱难继到幸福家园
大梨树村用四十年时间
将“干”字刻进山河,刻进生活
更刻进一代代人的心里
![]()
![]()
一座碑 两代人 一条路
这,就是大梨树村
写给时代的回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