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唯一!社区医生拿国家级荣誉,居民写诗致敬,她凭啥让老人跨国都要找?
不是三甲大专家,没有惊天手术台,南京这位社区医生到底凭啥拿下“中国好医生”?还是全市独一份!居民为她写诗,老人深夜急call先找她,就连出国了都要隔着微信问病情——玄武区兰园社区的陈璐滢,把“家门口的医生”做到了大家心坎里!
![]()
11月6日,国家级“中国好医生”名单一公布,南京人都炸了:入选的不是大医院的知名教授,竟是天天在社区走街串巷的陈璐滢!消息刚传回来,社区居民王新辉立马挥笔写了首诗:“风里雨里护健康,平凡事中显峥嵘”,字里行间全是实打实的认可。要知道,能从全国卫生系统里脱颖而出,成为30位佼佼者之一,还能让居民如此走心,这医生的本事绝对不一般!
在大行宫社区,陈璐滢的名字就是“定心丸”。居民王新辉前两年腰疼得直不起身,去大医院看了专家,心里还是没底,转头就找了陈璐滢。“没事儿,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攻克!”就这一句话,让老爷子彻底放了心。接下来的一年多,针灸、调理、定期随访,陈璐滢全程盯着,如今王新辉不仅不腰疼了,还能约着老友打乒乓球,碰到陈医生出诊,必拉着她“汇报”身体近况,那股子信赖劲儿,比亲人还亲。
深夜急诊、上门救急,更是陈璐滢的家常便饭。70多岁的徐阿姨夫妇,签了家庭医生协议后,就把健康全交托给了她。有天夜里,徐阿姨爱人血压突然飙到高压180,急得她手都抖了,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陈璐滢。“别慌,先吃半片药,平躺放松”,电话里陈璐滢的声音沉稳又清晰,一步步指导调整用药,直到血压慢慢降下来,徐阿姨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后来叔叔手术后不方便出门,陈璐滢又牵头建了家庭病床,定期上门换药、检查。现在老两口去国外投奔子女,还总在微信上找她咨询用药,这份跨越国界的信任,全是靠一次次贴心服务攒出来的。
对社区里的独居老人,陈璐滢更是操碎了心。有次接到护工求助,说家里老人发烧刚好,却一直没胃口、浑身没劲儿,急得团团转。陈璐滢刚忙完门诊,二话不说拎起药箱就往老人家里赶。量体温、查心率、看舌苔,还仔细问了饮食情况,最后开了调理脾胃的建议,又叮嘱护工怎么搭配营养餐,直到家属在电话里说“放心了”,她才放心离开。“老人身边没人,我们多跑一步,他们就少一分危险”,这话她说得轻描淡写,却做了十几年。
别以为社区医生只会看小毛病,陈璐滢的“全能”藏不住。刚工作一年,她就参加了南京第一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年里在内、外、妇、儿各个科室轮岗,把基础打得扎扎实实。现在她的团队线上管着1500多位居民,碎片化时间全用在了居民身上:知道老人爱刷手机,就录健康科普视频;怕大家记不住体检时间,就建微信群提醒;就连双向转诊都打通了“绿色通道”,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流程服务。有居民说:“有陈医生在,我们连大医院都少跑了好多趟!”
没有光环加身,没有高薪厚禄,陈璐滢就凭着一颗“把居民当朋友”的心,在社区里扎了根。她说比起“中国好医生”这个头衔,她更在意大家一句“陈医生靠谱”。而这份扎根基层的坚守,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安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随时找到大专家,但能有这样一位“健康守门人”守在身边,比啥都强!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暖心的基层医生?他们做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事?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