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环球网等渠道证实,沙特采购48架F-35A的军购案,已经由五角大楼递交至国防部长。
尽管距离落地还需通过内阁、总统和国会的审核,但已经是自2017年沙特首次求购F-35A以来,获得的最积极回应。
在以色列空袭卡塔尔之后,沙特和巴基斯坦联盟,并表示出对歼-35E的兴趣后,效果和之前预料的一样,立竿见影。
![]()
先看美国这条线。F-35A军购案递交给国防部长只是第一步,按照美国对外军售流程,接下来要闯内阁、总统和国会三道关。
参考2020年阿联酋采购F-35A的案例,从五角大楼提交到国会放行用了47天,但当时没有以色列的强烈反对。
现在情况不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期在内阁会议上明确表示“沙特获得F-35A将破坏地区军事平衡”,虽然美国可能通过向以色列提供更多F-35I改进型来安抚,但这个博弈过程至少会消耗30天以上。
更关键的是美国国内政治,2025年国会中期选举后,民主党在参议院仍握有微弱优势,部分议员已放出风声要“将军售与沙特人权记录挂钩”,这种政治扯皮很可能把审核周期拉长到90 - 120天。
按照这个节奏,F-35A最快也要2026年一季度才能完成所有审批流程。
再看中国这边的歼-35E。虽然沙特还没有正式提交订单,但巴基斯坦的采购进度已经给出了重要参考。
根据“Defence Security Asia”2025年10月的报道,巴基斯坦40架歼-35E的交付时间已从2026年底提前到2026年初,中航工业为了满足出口需求,特意将歼-35的生产线扩充了30%。
更关键的是沙特与巴基斯坦的“防务捆绑”模式——沙特不仅为巴基斯坦的歼-35E采购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还与巴方签署了“联合维护协议”,这意味着沙特可以直接共享巴基斯坦的歼-35E训练体系和维护设施,大大缩短了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时间。
这种“借船出海”的策略,让沙特采购歼-35E的谈判效率显著提升,有消息称中巴已经在伊斯兰堡举行了三次技术会谈,沙特空军代表团甚至观摩了巴基斯坦飞行员的歼-35E模拟器训练。
以色列的“骚操作”反而成了歼-35E的催化剂。今年6月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的军事行动,彻底打破了中东原有的安全平衡。
沙特国王萨勒曼在随后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峰会上公开表示“不能再依赖单一国家的安全保障”,这句话被解读为沙特加速国防多元化的信号。
而歼-35E的某些性能恰好戳中了沙特的痛点,它的航程比F-35A多出300公里,适合广袤的沙漠地区巡逻;内置弹舱可以挂载中国产的“霹雳-15E”远程空空导弹,射程比美国同类型号远50公里。
这些优势让沙特在与美国谈判F-35A时多了筹码,也让中国在与沙特的歼-35E谈判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
不过歼-35E也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产能分配,中国海军和空军目前也在批量列装歼-35,虽然生产线已经扩充,但要同时满足国内和出口需求仍有压力。
二是出口许可,隐身战机属于敏感装备,中国以往对这类装备的出口持谨慎态度,比如歼-20至今没有出口型号。
但歼-35E是专门的出口版本,而且巴基斯坦的订单已经开了先例,这为沙特采购扫清了政策障碍。
有军事专家分析,中国可能会采取“先小批量交付”的策略,比如先向沙特出售12架歼-35E进行试用,这样既不会过度挤占国内产能,又能快速响应沙特的需求。
美国当然不会坐视歼-35E抢占市场。五角大楼近期不仅加快了F-35A的审核流程,还抛出了“配套礼包”,包括出售200枚AIM-120D空空导弹、提供5年的维护服务,甚至承诺帮助沙特建立F-35A的区域维修中心。
这些条件确实很有吸引力,毕竟沙特空军目前装备的F-15SA就是美国战机,后勤体系有一定的兼容性。
但美国的附加条件也不少,比如要求沙特减少与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合作,这让沙特颇为抵触,因为中国的彩虹-4、彩虹-5无人机在也门战场上的表现让沙特印象深刻。
从时间节点上看,歼-35E很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巴基斯坦的歼-35E预计2026年初交付,沙特如果在2025年底前签署合同,凭借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关系,完全有可能在2026年二季度就收到首批战机。
而F-35A即使能在2026年一季度完成审批,生产线排期也要等到2026年下半年才能开始交付。
更重要的是,沙特的“战略模糊”策略正在奏效——它既不拒绝美国的F-35A,也不放弃与中国的歼-35E谈判,这种双向施压让中美都不得不加快节奏。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沙特短期内不太可能把歼-35E作为主力战机。正如军事专家所言,在中国制造的航母数量超过美国之前,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同盟体系仍有很强的惯性。
沙特采购歼-35E更多是出于战略制衡的考虑,而不是要彻底倒向中国。从长远来看,沙特同时装备F-35A和歼-35E是大概率事件,就像它现在同时使用美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和中国的“寂静狩猎者”激光防御系统一样。
这场战机竞速赛的背后,其实是中美在中东影响力的重新洗牌。美国想通过F-35A巩固与沙特的传统盟友关系,中国则希望通过歼-35E打开高端军售市场。
而沙特则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智慧,它用对歼-35E的兴趣倒逼美国放松了对F-35A的出口限制,同时又通过与中国的谈判获得了更多战略自主空间。
无论最终谁先落地,沙特都是最大的赢家,而这种“大国博弈,小国渔利”的戏码,在未来的中东还会不断上演。
回到“谁先落地”的问题,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歼-35E有望在2026年二季度实现首批交付,比F-35A早3 - 6个月。
但这个结果并非绝对,美国如果突然加快审批流程,或者以色列的态度出现松动,都可能改变最终的时间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东的天空即将迎来隐身战机的时代,而这仅仅是全球战略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