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评点梁山好汉的时候,总想在“好汉”二字上加个引号,因为那所谓的一百零八条好汉,能称为好人的真不多,称他们为“好汉”,似乎辱没了这两个字。后来细看《水浒》,发现那只是施耐庵的一种习惯性说法而已,甚至好汉也未必就完全是褒义词,比如他说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关系,就是“只因隔壁偷好汉,遂使身中怀鬼胎。”
西门庆在潘金莲眼里当然是一条“好汉”,但是在武松眼里,就是郭德纲在相声里说一半就会被于谦拦住的那四个字了。
梁山好汉受招安,在《宋史》中是有记载的,曾任北宋太学博士、吏部侍郎的李若水还写了一首《捕盗偶成》表示不满:“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
史料中的宋江在参加完征方腊之战后就消失了,而且宋江在以童贯为主帅的征讨大军中的地位也并不高,跟“前部正印先锋”还差得很远:“方腊反睦州,以童贯为江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企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讨之,腊走入清溪洞,王涣统领马公直并稗将赵明、赵许、宋江,既次洞后。”
说起裨将,还有个跟诸葛亮有关的谚语,但不管怎么说没能当上裨将,宋江就有资格被称为“宋将军”了,这可比他的“呼保义”绰号响亮多了——保义郎在宋朝武官五十二阶中基本垫底,只是个正九品“寄禄官”而已。
按《水浒传》的描述,宋江显然是做不得忠臣良将的,他顶多算个通过造反改变命运的投机分子而已——很多朝代的小吏都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宋江是不可能通过走正途由吏而晋升为官的,在这方面,他的“先天条件”还远不及吴用。
宋江那两首充满反意的诗词,足以证明他脑后有反骨肚里有反心,而且在他领导下,梁山军杀害了不少朝廷将士,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只是忽悠人的说法,真正有道德的人都不会信以为真:好人十世苦修,还不如恶人一念转换,挥舞屠刀岂不成了成佛的终南捷径?
![]()
宋江做不得忠臣良将,吴用当然连那个念头都没有,吴用就是典型的逐利文人,为了高官厚禄,叛宋投辽也是他的选项之一,为此他还撺掇过宋江:“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止得个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从其大辽,岂不胜如梁山水寨?”
宋江吴用造反起家,关胜、呼延灼等人则是贪生怕死之徒——不管怎么洗,那些征讨梁山战斗中被俘投降的将军,都已经失去了做忠臣良将的资格,更为严重的是关胜呼延灼等人不但是降将,而且是叛将,他们在投降后又与官军作战,在这方面他们甚至不如在三国时期被谥号“厉侯”的于禁。
为保命为弃甲投降或许还不算大罪,免职为民就可以了,但倒戈相向就不可原谅的,一般来说,这样的人要是能得个“永不录用”的处分就已经是侥幸,杀头灭族也不为过。
![]()
降将自然算不得忠臣良将,绝大多数都头、节级、牢子,在当差的时候就不忠于职守,被一些人误认为好人的美髯公朱仝,其实就是隐藏极深的黑警:晁盖、宋江、雷横,这些身负重罪的人,都是朱仝放走的——不忠于职守的公门中人,首先是对自己身上的老虎皮不忠,接下来就是罔顾朝廷法度。
说起都头,我们不能不说说其中的“另类”武松,这位真正快意恩仇的梁山好汉,其实还是比较敬畏王法的,哥哥武植被西门庆潘金莲谋害,武松一开始并没有动用私刑,而是到官府报案,在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情况下,武松只好自己建了一个“法庭”,在取得人证物证和犯人口供之后才执行死刑,然后主动到县衙自首。
武松一直是没有谋反之心的,他在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之后,想的依然是为国效力,他明确告诉宋江,自己上二龙山只是权宜之计,他在等一个机会:“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
武松是最早提出“招安”的梁山好汉,但宋江在聚齐梁山一百单八将后高唱招安论调的时候,又是武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不是武松脑后有反骨,而是他有“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什么事要么不做,做就做到底,朝秦暮楚不符合他的理念。
武松可以做忠臣良将,鲁智深当然也能,鲁提辖在种家军中就是一个高手,要不然老种经略相公也不会派他到渭州“帮扶”小种,鲁智深即使在反对招安的时候,也只骂奸臣不骂皇帝:“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
把皇帝应该负的责任推给奸臣,是“忠臣”甚至史书一贯的作法,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给鲁智深施展的空间,他是完全有可能成为忠臣良将的,他在生擒方腊后不肯回朝受封,只是不肯同流合污而已——出淤泥而不染,这岂不正是做忠臣的必要条件?
![]()
鲁智深和武松的武功战力自然是不消说的,就连武功可能不是顶级的铁面孔目裴宣,也比其他时候更具备做忠臣良将的资格:“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亦会拈枪使棒,舞剑轮刀,智勇足备。为因朝廷除将一员贪滥知府到来,把他寻事刺配沙门岛……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肉白肥胖,四平八稳。”
读者诸君不要发笑,古代选拔官员的时候,也是要“面试”的,裴宣参加面试,绝对会被考核为“甲等”,李逵、王英、时迁,第一轮就会被刷下来。
鲁智深、武松、裴宣都有正义感,而且比较敬畏王法,他们三位能成为忠臣良将,这说法可能争议不大,但笔者接下来要说的这第四位可能成为忠臣良将的好汉,大家可能想不到——他就是被金圣叹评为“梁山毒人”的豹子头林冲。
![]()
对林冲这个人,站在不同角度审视,会给出不同评价,但他身上,却隐隐含着“忠臣气质”,不管受了多大委屈,他基本都能忍受,不到走投无路,绝不与朝廷作对,甚至在落草为寇前,还在梁山脚下朱贵酒店白粉壁上写下八句五言诗写诗明志:“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林冲想的是有机会建功立业,跟宋江的“血染浔阳江口”“敢笑黄巢不丈夫”不是一个性质。
当然,说鲁智深、武松、裴宣、林冲有可能成为忠臣良将,这只是笔者一家之言,熟读水浒的读者诸君,心目中可能还有更多人选,于是我们最后的问题就出来了:如果您坐在“道君皇帝”赵佶的位置上,或者宣和年间坐在龙椅上的不是赵佶而是刘禅,有多少梁山好汉可以被判定为忠臣良将,并得到为朝廷建功立业以博得高官厚禄封妻荫子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