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刚结束,多家银行已提前启动2026年“开门红”营销活动,较传统时间提早两个月。从国有大行到地方银行,纷纷推出资产提升活动,通过积分、立减金等方式吸引客户。
看到银行这么早就开始“开门红”,不禁疑惑——这到底是未雨绸缪,还是反映了银行业的焦虑?
这场提前的营销大战来得悄无声息却又声势浩大:
· 浦发银行合肥分行已签署“开门红”目标责任书
· 华夏银行太原分行制定公司、零售金融双线方案
· 北屯国民村镇银行要求“人人扛指标、事事求实效”
· 兴业银行推出资产提升送立减金活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策略转变: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推出资产提升奖励
日照银行、山西银行等用积分吸引客户
从往年的“揽储大战”转向“揽贷”与中间业务
业内人士道出真相:
净息差持续收窄至历史低位
城商行、农商行净利润明显下滑
传统高息揽储模式已然失效
网友们对此看法不一:
“银行也开始内卷了”
“这时候贷款会不会利率更优惠?”
“立减金吸引力有限,不如实打实降利率”
当“开门红”从年终大戏变成全年常态,这是银行业务模式的成熟,还是生存压力下的无奈?
在息差收窄的当下,银行不得不重新思考:除了价格战,还能靠什么赢得客户?这场提前两个月的“开门红”,或许正是银行业转型阵痛的缩影。
你会因为银行的“开门红”活动而考虑办理业务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选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