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岁月如歌。11月8日,宁乡市第十一高级中学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活动——高十三班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一群年逾古稀的校友从四面八方重返母校,执手相看白发,共忆青葱岁月,畅谈时代变迁,更在校园焕然一新的面貌中,见证了一所农村高中砥砺前行的壮丽篇章。
![]()
重返校园,座谈共话发展新篇
上午9时,校友们陆续抵达阔别半世纪的母校。签到簿上颤巍巍写下的名字,承载着五十载春秋的沉淀;紧紧相握的双手,传递着同窗情谊的温暖。在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校友们漫步于熟悉又陌生的校园:崭新的科创楼拔地而起,红绿相间的田径场焕发生机,曾奔跑过的林荫道如今更显郁郁葱葱。
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活动发起人陈伟民激动致辞:“五十年前,我们在此告别;五十年后,我们在此重逢。母校的每一寸土地,都烙印着我们的青春!”
![]()
宁乡十一中副校长罗红向校友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宁乡十一中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从科技创新屡获国际奖项,到美育成果惊艳四方;从德育创新润物无声,到高考质量连续八年稳居全市农村高中榜首。当听到学校获20余项国家专利、学生科技作品曾登国际领奖台时,在场校友无不惊叹鼓掌。
![]()
宁乡十一中校长袁友良对各位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学校发展给予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他重点就学校建设、向上争资、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最动人的环节莫过于现场视频连线远在上海的何年初同学。屏幕那端,他哽咽道:“虽身不能至,心与诸君同!”
“园中桃李年年艳,华夏栋梁节节高”感恩母校锦旗的赠送,则将赤子情怀凝于一方绸缎,诠释了校友与母校之间永不割舍的情感纽带。
自由发言环节,陶爱兰感慨:“当年粉笔灰飞扬的教室,如今有了防尘黑板刷;当年简朴的宿舍,即将变成宽敞公寓。母校用创新与担当,为我们书写了最美的‘后来’!”
沩水欢歌,宁乡见证情谊永续
午后,校友们乘车前往关山健峰农庄共进午餐。宴席间,老班长熊正文以“岁月酿真情”为题致辞,长沙晚报记者贺文兵则以媒体视角点赞十一中“农村教育突围的样本意义”。同学们即兴赋诗、朗诵散文,以《青春不散场》《五十年再回眸》等作品抒发对时光的敬畏与对友情的珍视。袁友良校长临别赠言:“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愿诸位如关山古镇的青石,历风雨而弥坚!”
此次聚会,不仅是同窗情谊的重温,更是一堂生动的“发展课”。校友们亲眼见证:一所农村高中如何以科技教育为翼,以德育美育为根,以家校共育为脉,实现从“粉笔灰飞扬”到“电梯教学楼”的巨变。当年他们种下的青春梦想,已在母校沃土中开花结果——那些获专利的发明、展于巴黎的科创作品、悬挂于校园的画作,无不是十一中“立德铸魂、聚力质量”的缩影。
![]()
五十年,足以让青丝成雪,亦能让初心弥坚。高十三班的故事,是十一中发展史的缩影,更是中国乡村教育奋进的注脚。临别时,校友们相约:“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再聚首!”这一刻,沩水踏着欢歌一路向前,而宁乡十一中的崭新篇章,仍在每一代人的接力中赓续书写。(通讯员 段施诺 陈伟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