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港姐冠军刚晒完男友,评论区就炸出3万条催婚,她却转身去练了空中一字马。
有人替她着急,有人替她甜,其实最该看的是她怎么把恋爱谈成加分项。
合照里男生叫Martin,南加州大学毕业,接机送花一条龙,镜头一对上就先帮女友找角度。
![]()
网友扒完履历发现,男方家里做物流,女方家里做珠宝,两边长辈早就同桌吃过饭,催婚声音自然水涨船高。
陈詠诗没接招。
她隔天发的是训练视频:一身黑衣在机车后座完成一字马,离地两米,膝盖笔直,腰腹没抖。
![]()
底下留言从“姐姐好帅”秒变“这腰力我跪了”。
她把流量稳稳拉回自己主场,顺手给节目预告添了把火。
很多人忘了,她最先出圈的不是脸,是履历表。
![]()
艺术体操全港冠军,文化课也没落下,香港中文大学市场营销系,绩点3.7。
选美前一周,她还在馆里每天翻滚两百次,手腕贴着肌效贴,化妆师从她手心扫出厚厚一层镁粉。
镜头扫过,她笑说镁粉是体操人的粉底,没人敢接话,因为都知道这不是玩笑。
![]()
港姐舞台向来不缺高妹,她身高1米63,站在人群里并不出挑。
评委问短板怎么补,她答:把动作练到别人记不住我身高。
决赛夜她带了一根彩带,收尾动作是后手翻接高抛,带子甩出完美弧线,现场打分直接反超热门人选。
![]()
那一下,观众信了:技术流也能赢颜值局。
夺冠第二天,她回馆里加练,记者追到门口问恋爱细节,她回:感情稳定,不躲也不卖。
没有经纪公司教她说话,她就把训练日记公开,几点起床、几点拉筋、几点摔青了腿,全写。
![]()
粉丝看着数字发现,她每周训练21小时,比上班还狠。
有人留言说看完不好意思躺平,她回了个笑脸,第二天照样六点发晨跑打卡。
这种更新节奏,比电视剧好看。
![]()
别的佳丽发精修,她发膝盖淤血;别人发下午茶,她发蛋白粉。
三个月下来,账号涨粉四十万,品牌方排队等合作,她先挑了运动内衣,说贴身的东西必须自己试过。
带货成绩出来,单场销售额破千万,评论区刷的全是“信她”。
![]()
坦荡背后也有计算。
港姐冠军通常两条路:一是签无线熬年资,二是嫁豪门退圈。
她选了第三条:把冠军当跳板,做个人IP。
![]()
训练视频维持专业人设,恋爱日常补充亲和度,商务只接运动与护肤,标签不杂,记忆点清晰。
粉丝知道她要什么,品牌知道她能卖什么,双赢比催婚热闹多了。
有人担心高强度训练会掉粉,她把数据甩出来:发训练那周,女粉占比从62%升到78%。
![]()
市场部门总结,女性用户吃“自律”这一套,比吃“甜宠”更深。
她顺势推出21天线上打卡,收费不高,完赛率却高达54%。
网友晒完成证书,顺带晒她同款,回流到品牌方,她又多一笔分成。
![]()
谈到未来,她说三十五岁前完成三件事:拿到摩托车特技执照、开一家运动经纪公司、把体操室开进商场。
听起来像许愿,细想每一步都在铺垫。
执照训练已经开始,经纪公司雏形就是她现在的小团队,商场铺位她陪爸爸看珠宝店时顺道在考察。
![]()
别人把理想挂嘴边,她把理想拆成KPI。
最聪明的是,她没把男友拉进商业版图。
Martin的账号依旧私密,偶尔被拍到也只是拎包、递水,不抢镜。
![]()
粉丝问为什么不合体带货,她答:感情先是人,再是流量。
一句话把分寸感拉满,反而让CP粉更稳。
大家默认,不消费男友的女明星,大概率也不会消费粉丝。
![]()
回看港姐历史,冠军常被困在“美丽废物”标签里。
她提前撕掉标签,用的不是嘴,是日程表。
每天干什么、练多久、接什么工作,全公开。
![]()
观众看着看着就信了:她说的勇敢追梦,不是台词,是日常。
信任一旦建立,商业价值水涨船高,催婚自然变成催更新。
下一次热搜,可能是她拿到特技执照,也可能是她摔了。
无论哪种,她都提前把故事讲清楚了:摔了就养,养好了再翻,翻过去就发视频。
观众要的真实,就是这种不带滤镜的连续剧情。
毕竟,看一个人把生活过成连续剧,比看精修照片爽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