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日本车企正将目光从中国转向印度。丰田、本田、铃木等汽车巨头正掀起一场价值逾百亿美元的“制造迁移”,希望把印度打造成全球下一座汽车和电动汽车生产中心。
![]()
据多家外媒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加速布局印度市场,计划在当地投资逾 110 亿美元,用于建设新工厂、电动汽车项目和出口基础设施。丰田、本田与铃木领衔的这股力量,正推动印度逐步成为继中国之后的全球汽车制造核心地带。
高管们表示,这一战略不仅是出于供应链多元化的考虑,也是为了降低在中国市场增速放缓带来的风险,同时利用印度快速增长的经济与政府提供的本地制造激励措施。
伦敦分析机构 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 的汽车分析师朱莉·布特(Julie Boote)指出:“印度正在成为取代中国的新选择。对日本制造商而言,印度市场竞争环境更单纯,他们无需与中国品牌正面交锋。”
【日本车企的集体转向】
在中国市场遭遇价格战与利润压力后,日本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对印度的投入。
丰田(Toyota):计划投资超过 30 亿美元扩建印度南部工厂,每年新增 10 万辆产能,并在 2030 年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建新厂。届时丰田在印度的年产量将突破 100 万辆,推出 15 款新车或改款车型,目标是将市场份额提升至 10%。
本田(Honda):将印度列为其全球三大汽车市场之一,计划自 2027 年起在印度生产并出口“零系列”电动汽车至亚洲其他国家。
铃木(Suzuki):通过其印度子公司 马鲁蒂铃木(Maruti Suzuki),计划将年产量从 250 万辆提升至 400 万辆,并力争把印度打造成铃木的全球生产中心。
丰田总裁佐藤浩二直言:“印度市场意义重大,未来潜力巨大。全球汽车产业的焦点,正在向这里转移。”
数据显示,自 2021 年以来,日本对印度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增长超过 7 倍,截至 2024 年已达 2940 亿日元(约 20 亿美元)。与此同时,对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的投资则骤降 83%。
S&P Global Mobility 分析师 Gaurav Vangaal 表示:“印度对周边国家的保护主义政策,反而为日本车企创造了成本竞争优势。这也是他们扩大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印度政府近年来推出一系列鼓励本地制造与出口导向的政策,推动汽车业快速增长。该国经济连续三年保持 8% 左右的年增长率,制造业标准不断提升。
然而,印度仍面临基础设施、供应链效率与劳动力培训等挑战。如何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将决定其能否真正接棒“中国制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