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天,接连两起悲剧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5个鲜活的小生命,在同一天悄然消逝在水中,留给家庭的是一生的悲痛,也给我们每个家长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悲剧回顾:那些本可避免的离别
案例一:江苏徐州,3个孩子的最后一天
11月1日,江苏徐州睢宁县官山镇,3个孩子出门后迟迟未归。家人发帖寻人,却等来最残忍的结果——次日,他们的遗体从河中被打捞上岸。
一个10岁的姐姐,一个6岁的弟弟,还有一个11岁的玩伴。他们本该在放学后奔跑嬉笑,如今却成了冰冷的数字。
案例二:广西来宾,两名13岁少年的“失踪”
10月25日,广西来宾两名13岁男孩离家后失联。一天后,救援人员在灌溉渠道找到他们……镇政府通报:符合溺水死亡特征。
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悲剧,又是两个家庭支离破碎。
为什么溺水悲剧总在重复?
- “水浅没事”的侥幸心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是在水边玩玩”,但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藏漩涡、淤泥、陡坡。
- 监护的“空白五分钟”:孩子溺水往往发生在家长接电话、看手机的瞬间。
- 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我们常对孩子说“别去水边”,却忘了告诉他们“为什么危险”“如何自救”。
7条“保命法则”,请刻进心里!
1. 任何时候,视线不离开玩水的孩子
溺水是无声的,发生往往只需20秒。记住:只要近水,就必须有成人伸手可及的看护。
2. 远离野外危险水域
河塘、水库、灌溉渠看似平静,但水情复杂。严禁孩子独自或结伴前往。
3. 游泳技能+安全意识双保险
学会游泳不等于不会溺水。要反复强调:不在水中嬉闹、不贸然下水救人(可抛救生圈、呼救)。
4. 家庭隐患排查
农村水缸、池塘,城市小区景观水池、工地水坑——及时排查周边环境,督促物业加装护栏。
5. 教会孩子“叫、伸、抛”救人口诀
发现同伴溺水,大声呼救(叫)、用竹竿树枝延伸(伸)、抛送浮物(抛),绝不手拉手下水营救。
6. 黄金4分钟急救法
溺水后4分钟内是急救关键期。家长需学习心肺复苏(CPR),抓住一线生机。
7. 用故事代替说教
用真实案例(如本文)让孩子直观感受危险,比单纯警告“不准去”更有效。
每一个冰冷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
眼下正值季节交替,水面平静却暗藏杀机。请务必让更多家长看到这篇文章——转发一次,可能挽救一个孩子的一生。
愿悲剧至此为止,愿每个孩子都能平安长大。
转发提醒!让安全成为孩子的护身符。
(本文综合各地通报及安全指南整理,为避免二次伤害,部分细节已模糊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