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整晚。52岁的王叔叔走进早餐铺,犹豫了几秒,还是点了一碗招牌肥肠粉。旁桌的刘大妈一边夹着肥肠,一边和老板打趣:“小时候难得吃一回,现在可成享受咯!”
![]()
谁曾想,半个月前体检时,王叔叔被查出血脂偏高,肠胃也有点不舒服。医生的几句话让他念念不忘:“肥肠这口香,咱还是悠着点吃。可别等出问题才后悔!”他心里犯嘀咕:肥肠究竟有多大危害?有人说它补铁,有人说它毁健康,到底该不该吃?
肥肠,这道让人又爱又怕的美味,究竟隐藏了哪些健康秘密?
近年来,肥肠频频“登上热搜”。它口感独特,深受很多中老年人喜爱。但医生普遍提醒:肥肠虽香,但健康风险不容小觑。
![]()
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为例,推荐每天红肉(包括猪、牛、羊肉及其制品)摄入量不超过75克,而肥肠作为高脂肪内脏,更应控制总量。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的权威解读指出:猪大肠(肥肠)100克所含脂肪为36克,尤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远超瘦肉和鸡蛋。同时,肥肠还含有一定的胆固醇——100克约含210毫克胆固醇。这些物质若长期过量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肠胃负担等多项健康风险。
![]()
虽然肥肠富含部分微量元素,如铁、锌,对贫血有一定辅助作用,但营养专家提出:食用肥肠的健康风险>其微量营养素的补益价值。
坚持每周多次吃肥肠,一个月后,身体可能出现以下5项变化,部分结果让人“又惊又怕”:
血脂水平升高
肥肠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权威数据显示,连续1个月每周3次食用肥肠的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升高13%-18%。这类“坏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梗的主要“元凶”。有资料显示,中老年男性食用肥肠过多,心血管发病风险可上升至正常摄入者的1.9倍。
体重和腹部脂肪增加
每100克肥肠即含约376千卡热量,远高于等量瘦肉。长期大量进食,体重容易“悄悄上升”。研究发现,中年女性每周食用肥肠超过2次,3个月内平均体重增长1.2-1.5千克。尤其腰腹围明显增粗,肥胖及代谢综合症风险提升。
肠胃负担加重
肥肠属于高脂高胆固醇动物内脏,消化需大量胆汁分泌。部分消化能力弱的中老年人,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概率提升19%。有慢性胃炎、胆囊炎的人群尤其应警惕。
尿酸及痛风风险增加
肥肠含一定量嘌呤。数据统计,痛风病人有近38%长期喜欢食用内脏类食品。内脏结合高脂饮食,会导致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痛风发作概率加大。
食品安全隐患及慢性炎症
肥肠在清洗加工过程中,若不彻底易藏有细菌、寄生虫源。长期进食不洁肥肠,诱发肠炎及慢性炎症性肠病的风险提升。大规模研究还发现,动物内脏高脂饮食与风险性肠癌发生几率存在关联。
难以割舍肥肠这口的人,也不必“谈肠色变”。权威医生提出4个建议,做到更健康:
适度摄入,控制频率和分量
建议“一周1次以内”,每次不超过50克(约6-8小块),降低对血脂、体重等的累积影响。
清洗彻底,注意烹调温度
食用前必须反复漂洗,开水焯烫5分钟以上,高温烹煮确保微生物杀灭,降低肠胃感染风险。
![]()
搭配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
如芹菜、菠菜、胡萝卜同煮,利于胆固醇与胆汁酸排出,减少油腻感,促进消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