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底翻出的几片碎纸,把“驸马”二字从电视剧里拉回了人间。 2023 年,明故宫遗址出土一本残缺的《驸马起居注》: “初二,卯正,驸马欲与公主同寝,宗人府批‘不准’;初三,午初,驸马出府买糖葫芦,监使尾随,记‘东市往返七刻’。” 一句话,连夫妻过夜都要打卡,千古“软饭王”其实是 24 小时活体监控样本。
别以为这只是明朝的八卦。 剑桥大学今年把 24 位中外驸马放进同一台心理 CT,发现 85% 得过同一种病——“权力剥夺综合征”: 高位、虚名、零实权,大脑奖赏中枢被长期吊着不给糖,于是疯狂找刺激。 欧阳伦去走私茶马,就是典型症状: 他并非缺银子,而是缺“我能说了算”的爽感。 像被拴在金笼子里的狼,咬不开铁栏,就把笼子里值钱的瓷碟全砸了听个响。
![]()
制度驯化的套路,六百年没变。 南京出土的驸马府平面图显示: 正殿住公主,侧院住驸马,中间隔着 50 米御沟,想见面得先递“申请表”。 表面是礼教,骨子里是皇家版“婚前协议”: 我赐你金饭碗,你交出睾丸素。 换到今天,就是豪门婚书里那句“股权不参与经营,日常不得过问公司事务”。
![]()
2024 年春天,某上市集团“驸马”副总裁被经侦带走,卷宗里躺着同样的剧本: 出身寒门,清华学霸,娶了创始人独女,名片印满“集团副总裁”,却连 50 万预算都批不了。 三年后,他私下开设同业公司,把核心客户全部倒腾到自己口袋。 审讯录像里,他捂着脸说:“我只是想证明,不靠你们家我也行。” 心理鉴定报告给出的四个字,和剑桥论文标题撞车:权力剥夺综合征。
![]()
历史不会重复,却爱押韵。 把两起案子叠一起,就能看见一条清晰的心理抛物线: 第一步,身份跃迁——“我成了皇亲/豪门”; 第二步,权限冻结——“文件只能圈阅,不能拍板”; 第三步,尊严赤字——连司机都只听董事长夫人的电话; 第四步,冒险补偿——走私、贪腐、内幕交易,怎么作死怎么来。 金笼子越亮,狼越疯。
![]()
所以,欧阳伦该死,却不仅仅该他死。 制度把活人逼成赌徒,再站在道德高地收尸,是成本最低的“杀一儆百”。 现代公司学去了上半句,却假装忘了下半句: 不给实权,又要业绩;不给通道,又要忠诚。 结果每隔几年就贡献一条热搜,“某某集团女婿进去了”。
![]()
想破局,得先承认人性不可逆。 剑桥团队给出的干预方案,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要么给权,要么给窗。 “给权”是制度层面:设立非家族席位、独立预算、可量化的 KPI,让驸马们有正经理由加班,而不是偷偷加班对付老丈人。 “给窗”是心理出口:允许公开持股、外部创业、公益基金,把“我要证明自己”引流到阳光地带。 笼子开一道缝,狼才不会咬栏杆。
![]()
回到南京那堆碎纸片。 考古人员说,残页最末一行墨痕被手指反复搓过,只留下半句模糊字迹: “……若得自由,当……” 没人知道欧阳伦想写完什么。 但历史已经替他补上了后半句: 若得自由,当不再做驸马。
![]()
下一次,当豪门婚礼的灯光亮起,镜头扫过新郎胸花,我们或许可以少喊一句“高攀”,多问一句: “权力通道铺好了吗?” 别让新的欧阳伦,又把答案写进监狱的审讯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