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 11 月 9 日至 21 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办,本届全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在全运会 60 多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在体育新闻战线摸爬滚打了 25 年,这也是笔者第七次亲身参与全运会前方采访报道。偏偏,一座仅亮相 8 天的广州白云机场 T3 航站楼,差点让自诩 “老司机” 的笔者遭遇 “开门黑”。
![]()
十五运开幕前夕,全新建设的广州白云机场 T3 航站楼,投入运营。 陈华 摄
![]()
T3航站楼建筑造型以“花”为设计主题,成为广州城市门户形象的地标性建筑。 图源:广州日报
说实话,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的广州,实在是笔者最为熟悉的出差目的地之一。2001 年,九运会在广州举办,刚毕业的笔者作为 “菜鸟” 跟随着体育部前辈一起出差,感受人生第一次全运会前方报道。白天在各大赛场穿梭,晚上各自完成发稿,最后在共同下榻的宾馆集结,作为前方负责人的杨仁杰老师,还会安排一场关于第二天报道项目分配的选题策划会,会后的保留节目,是在风光旖旎的珠江畔找一个接地气的 “苍蝇馆子” 共进宵夜,前方同仁往往迎来当天继早餐之后的第二顿 “正餐”。
2010 年的广州亚运会,宾馆位置由老城区越秀区的老旧宾馆,换成了位于广州郊外番禺区域的亚运媒体村,但前方特派团队每天晚上相聚共议选题、商量次日报道重点的流程得以保持。此外,当年广州恒大在中超联赛、亚冠联赛如日中天时,笔者也曾多次来到广州,在天河体育中心现场见证这支球队上演升班马夺冠奇迹、中超俱乐部历史上第一次夺得洲际联赛冠军等历史性场面。
![]()
2001年,广东举办九运会,《解放日报》推出的全运特刊报道。
时隔 24 年,广州如今再度拥抱 “十五运”,由于赛事分散于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笔者和同事们也第一次在全运会报道分头出击:有人专门驻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有人定点报道深圳区域赛事,笔者和同事姚勤毅则将落地广州,覆盖广东省内赛事。
面对广州这个如此熟悉的出差目的地,笔者总感觉可以轻松拿捏。于是,啥都没想就定了一张机票:上海虹桥飞广州白云机场,还能出啥幺蛾子?等飞机一落地乃至走进航站楼,笔者就感觉到了异样 —— 这座来了不下 30 次的机场,怎么彻底变了模样,变得这么充满艺术感、科技感和自然感?
![]()
这是10月30日拍摄的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外景。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大概是为了迎接全运会,广州白云机场全新翻修过了!” 笔者也没多想,跟着清晰醒目的指引前往指定区域拿行李。必须夸奖一句,十五运的媒体交通抵离服务十分贴心,还没走出航站楼就收到志愿者发来的短信:“陈老师您好,请问您已经前往酒店了吗?”
这个问题也让笔者陷入深思:按照传统大赛的惯例,参与大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媒体人员等,都可以凭官方证件在机场、火车站享受免费班车前往官方酒店的服务,“志愿者怎么就判定我直接去酒店了?”
走出航站楼,竟没有任何大赛降临、摩肩接踵的热闹人群,找半天更没醒目的媒体服务接待台 —— 笔者倒抽一口凉气,莫非买错机票了?马上回拨志愿者的电话询问,这才把疑团揭开。
原来,笔者乘坐的东航班机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 T3 航站楼,这里 8 天前才刚正式投产运营 —— 虽然名字同为广州白云机场,但 T3 航站楼距离笔者熟悉的 T1、T2 航站楼约有10 公里路途。某种意义上,这完全就是一个为迎接全运会打造的 “全新航站楼”。
![]()
T3航站楼的厕所也成为广州的网红打卡点。 图源: 广州日报
热情的志愿者给笔者提供建议:要先上楼乘坐接驳车,从 T3 航站楼前往 T2、T1 航站楼,再找到那边的媒体服务台,乘坐一个小时一班的媒体班车抵达官方酒店,服务到晚上9时结束。
笔者盘算了下:由于 T3 航站楼刚开放,这里没有现成的媒体班车服务,笔者乘坐媒体班车需要拉着沉重的行李箱绕一大圈,费时费力。考虑已临近晚上9时以及综合时间成本,索性直接打车前往宾馆。刚上车,出租车司机也直夸笔者英明:“这里就是一个新机场,开放没几天,也没几个广州人来过。我在这里等一整天,也就三单生意啦!”
办好一场赛的真正目的,是幸福一座城。虽然 T3 航站楼差点让笔者遭遇 “迷路” 意外,但从广州举办全运会的成功经验观察,这座全新航站楼的建成,有望给广州发展带来巨大助力。
![]()
第六届全运会,广州拆掉了老的天河机场,建立天河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成为“以赛促城” 的成功范例。
这是广州第三次举办全运会,每次举办全运会几乎都蕴藏着 “以赛兴城” 的密码:1987 年的六运会,广州市政府咬牙砸了 5 亿多元人民币,拆掉了原本 52 万平方米的天河机场,在旧址上建起了 “一场两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天河也从城郊彻底蜕变为城市核心,广州官方更直言:这是 “以赛促城” 的成功范例;
2001 年的九运会,奥体中心放在了当时略显偏远的黄村,打通整个城市发展东进的动脉,20 多年后再看,奥体周边早不是阡陌农田,如今成为广州新一代产业高地和经济引擎,金融城、天河智慧城都在这儿生根发芽。
![]()
2001年,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成。九运会举行推动了广州二次“东进”。
如今,就在十五运开幕前夕,10月30日,T3 航站楼正式启用,白云机场成为中国民航史上首个拥有五条商用跑道的机场。这标志着历时 5 年多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工程、国家重点交通枢纽工程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式投运。叠加十五运“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办赛主题,T3 航站楼的启用将成为展示广州 “千年商都” 底蕴、广东 “走在前列”担当、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魅力的双重载体。
![]()
上观新闻记者在广州赛区的主新闻中心。
不难发现,第三次拥抱全运会的广州,正以承办十五运会为契机,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从这个角度观察,继2001年后笔者今年又一次抵达广州报道全运会,差点迷失在全新落成的白云机场 T3 航站楼,何尝不是一种误打误撞的幸运见证、一种亲历 “体育营城” 过程的幸福烦恼?
原标题:《全运走笔①亮相仅8天的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差点让“七届老司机” 迷失》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陈华
题图来源: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