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航天救援计划备受关注,俄罗斯美国9个月,中国需多久?

0
分享至

11月5号,这天本来是神舟二十号返回地球的日子,但是突然因为太空里的微小碎片撞中,虽然小,但是在太空中被撞上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返航时间也因此被推迟。



之前美俄的航天员出了事情可是让宇航员再太空呆了接近一年的时间,现在中国出了这事情让全球的目光都看过来了,都是在中国这次到底能多久把咱们的宇航员救出来了。

中国宇航员现在状况如何?中国又什么时候开始救援呢?



要是说到太空救援,俄罗斯和美国可都有过惨痛的教训,他们的经历就揭示了一种“反应式”救援模式的困境,就是当意外发生后,救援行动往往都会沦为一场昂贵且耗时的“事后补救”。



2022年12月14日俄罗斯的联盟MS-22飞船就遭遇了不幸,一颗微小的碎片击中了飞船的推进舱散热器,留下了一个仅有0.8毫米的穿孔,就是这么一个小孔,就导致了冷却剂的持续泄漏,然后飞船内部的热控系统彻底失灵。



最终的结果是这艘飞船被判定无法再安全搭载宇航员返回地球,但是救援却没有立刻来,为了节省成本,也为了不打乱后续的发射计划,俄罗斯航天部门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就是让三名宇航员在空间站再加班半年。



救援飞船MS-23直到事故发生两个多月后才发射升空,从事故发生到宇航员们最后踏上归途,总共等待了接近十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漫长的等待,就暴露了在缺乏专用备份系统的时候,经济和计划因素是如何严重掣肘救援效率的。



还有个剧本也在美国上演过,在2024年6月5日备受瞩目的波音“星际航线”飞船在首次载人试飞后,被检测出多处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原本计划仅8天的太空短差,瞬间就变成了遥遥无期的长期驻留。



美国的困境就更加复杂了,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巨头,波音显然是不愿向自己的直接竞争对手SpaceX低头求援的,而另一条可能的求生之路就是向俄罗斯求助,但是又因为紧张的国际关系而变得几乎不可能了。



技术和供应链上的博弈,让救援方案一度陷入僵局,最后美国宇航局不得不选择让SpaceX的Crew-9任务在后续飞行中接回这两名宇航员。



没想到的是这一决定引发了一场后勤噩梦,为了塞进这两名“计划外”的乘客,整个乘组轮换计划都被打乱了,宇航员们最终要等到第二年的3月18日,也就是在太空滞留了整整9个月后,才能返回地球。



这种“临时调配”式救援,对整个航天任务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而承受这一切代价的,终究是宇航员本人,要知道这次飞行的两名宇航员,一位58岁,一位61岁,长时间的太空生活对他们的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



从后期传回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女宇航员苏尼塔·威廉姆斯的脸色极差,媒体甚至用“像个巫婆”来形容她的憔悴,这一场本该是荣耀的飞行,却因救援体系的迟钝,变成了一场对宇航员身心健康的巨大消耗。



和美俄的“事后补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航天从一开始就贯彻的“整合式”救援策略,这种策略的核心,是将应急预案本身作为整个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个常规组成部分,而不是意外发生之后的临时措施。



这一策略的精髓,就是“发一备一”的安全冗余设计,具体来说,当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升空,执行任务的同时,作为其备份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就已经在地面发射场进入了待命状态,它不是一个临时的方案,而是一个制度化的、与任务并行的备份系统。



这种制度化设计带来的最直接优势,就是响应时间的巨大飞跃,对比美俄动辄数月,甚至接近一年的救援周期,中国的应急救援飞船,可以在接到指令后的7到10天内完成发射准备。在极端紧急的情况下,这个准备周期甚至可以被压缩到惊人的72小时,也就是3天。



这是一种从“月”到“天”的跨越,是系统性预案带来的硬实力体现。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救援体系展现出了极高的鲁棒性,它能将救援行动对整体任务规划的干扰降到最低,就拿眼下的情况来说,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已经成功发射,并与天宫空间站完成对接,新一批的航天员已经顺利入



这就意味着即便神舟二十号最终被确认无法安全返回,空间站也并不会出现人员短缺。启动神舟二十二号的救援任务,将更像是一次“太空专车”服务,它只需将神舟二十号的乘组接回地球即可,原乘组不需要超期服役,空间站的各项科研工作也能照常进行。



救援任务与长期的任务轮换计划实现了完美的“解耦”,互不干扰,这正是中国航天体系成熟稳健的最佳证明。



支撑起这套高效救援体系的,是中国自主可控的全链条航天技术,面对神舟二十号疑似的撞击,中国航天员们首先可以动用空间站的“体检神器”,那是一条长达10.2米的主机械臂。



它的前端配备了高清摄像头,还可以对飞船的关键部位进行细致的外部勘察。如果需要更灵活的视角,还有一条5米长的辅助机械臂可以与主臂组合,形成一个长达15米的超级长臂,几乎可以无死角地检查飞船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机械臂的远程观察仍然无法做出精准判断,航天员们还可以执行出舱任务,也就是太空行走,对疑似撞击点进行近距离的“触诊”。事实上中国航天员已经有过修复被碎片撞击的太阳能板的成功经验。



在2023年底和今年初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就通过两次出舱活动,成功修复了天宫空间站被微小碎片击伤的太阳能电池翼,这种在轨维修能力,本身就是一道重要的安全防线。

从在轨的精细化诊断,到地面快速响应的发射能力,再到飞船本身多层防护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手中。



这种完全的自主可控,就说明中国的太空救援行动不会受到任何外部商业竞争或政治博弈的干扰,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这次意外,无论最终的检查结果如何,它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熟度和前瞻性思维的绝佳窗口。



它清晰地勾勒出了太空救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一种是美俄那样的“事后补救”,在意外发生之后,受制于成本、计划、政治等多种因素,显得被动和脆弱,另一种就是中国的“系统性预案”,它将风险管理融入顶层设计,将不确定性降到了最低。



可以说中国航天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对老牌强国的追赶甚至超越,更重要的是,在风险管理理念和制度设计上,展现出了一种更为先进的思想。

这种将宇航员的生命安全置于最高优先级,并将其彻底制度化的做法,无疑为未来的全球载人航天合作,提供了一个更可靠、更值得信赖的救援范本。



全球都在拭目以待,如果救援真的启动,中国将毫无悬念地创造人类历史上最快的一次在轨救援记录,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理念,在浩瀚太空中最响亮的诠释。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成都通报“和平小屋”经营问题调查情况

成都通报“和平小屋”经营问题调查情况

界面新闻
2025-11-13 17:44:01
小孩试戴金镯子10秒,取下后营业员称变形要求赔偿1000元,民警到场后质疑商家行为

小孩试戴金镯子10秒,取下后营业员称变形要求赔偿1000元,民警到场后质疑商家行为

现代快报
2025-11-13 17:41:01
小燕子前夫黄有龙的表弟佘智江被引渡回国,涉案高达2.77万亿元

小燕子前夫黄有龙的表弟佘智江被引渡回国,涉案高达2.77万亿元

17谭
2025-11-13 06:10:41
江苏通报“文昌阁火灾”:游客使用香烛不慎引发,与“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无关联

江苏通报“文昌阁火灾”:游客使用香烛不慎引发,与“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无关联

先锋新闻
2025-11-13 15:54:28
两败俱伤!大陆市场700台光刻机全部回购?外媒:荷兰这次闹大了

两败俱伤!大陆市场700台光刻机全部回购?外媒:荷兰这次闹大了

闻识
2025-11-12 17:13:52
马库斯在中国寒心了!和平展遭破坏并强制收费,成都官方评论沦陷

马库斯在中国寒心了!和平展遭破坏并强制收费,成都官方评论沦陷

阿纂看事
2025-11-13 13:09:39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寒冷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寒冷

FM96.2广州新闻电台
2025-11-13 17:37:01
美国财长:特朗普谈到向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家庭发放2000美元的退税

美国财长:特朗普谈到向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家庭发放2000美元的退税

财联社
2025-11-12 21:36:04
上海阳性检出率上升!高峰将在下个月!专家紧急提醒:重点人群赶快抓紧↗

上海阳性检出率上升!高峰将在下个月!专家紧急提醒:重点人群赶快抓紧↗

上海约饭局
2025-11-13 19:54:48
为啥祖副院始终无动于衷?看完这组出差数据就懂了!

为啥祖副院始终无动于衷?看完这组出差数据就懂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08:00
重大利好出现,A股终于如期大涨!

重大利好出现,A股终于如期大涨!

君临财富
2025-11-13 16:12:46
日本出现内讧!高市早苗向中国做承诺,台当局:有一事,奉劝大陆

日本出现内讧!高市早苗向中国做承诺,台当局:有一事,奉劝大陆

健身狂人
2025-11-12 14:23:11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火山诗话
2025-11-13 11:37:14
孙杨被取消成绩

孙杨被取消成绩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2 21:28:58
沈伯洋在德国国会门口喊话大陆,中德引渡条约成焦点

沈伯洋在德国国会门口喊话大陆,中德引渡条约成焦点

现代春秋
2025-11-13 17:11:49
贾跃亭官宣:FF与特斯拉签署协议并达成首次合作!今年法拉第未来股价跌幅达70%

贾跃亭官宣:FF与特斯拉签署协议并达成首次合作!今年法拉第未来股价跌幅达7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1:51:05
突发:许家印最新消息!儿子也被抓!23亿信托资产失效!

突发:许家印最新消息!儿子也被抓!23亿信托资产失效!

新浪财经
2025-11-13 00:07:07
歌手“阿珍”胸腔意外受电动座椅架挤压,抢救10余小时不幸去世,所在乐队来自大连

歌手“阿珍”胸腔意外受电动座椅架挤压,抢救10余小时不幸去世,所在乐队来自大连

极目新闻
2025-11-13 19:27:21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收评:沪指涨0.73%刷新十年新高 全市场逾百股涨停

收评:沪指涨0.73%刷新十年新高 全市场逾百股涨停

财联社
2025-11-13 15:04:29
2025-11-13 20:12:49
米师傅安装
米师傅安装
电钻一响 黄金万两
1419文章数 3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刀疤哥"每天吃30多个猕猴桃:一次性采摘40斤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刀疤哥"每天吃30多个猕猴桃:一次性采摘40斤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本地
旅游
手机

亲子要闻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教育要闻

曾被预警“自杀倾向”的自闭症少年,考上了985博士: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所有赞美!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旅游要闻

学生免票,家长半价!乐山大佛景区推出秋假专属优惠

手机要闻

博主称华为Mate 80风扇版已取消:剩四款产品,本月发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