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多媒体接口时,HDMI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谁不想要一个时尚的、集成的连接器,能够传输 音频、视频 和 网络 呢?它最初是为了替代2000年代初期众多显示标准而推出的,尽管它确实在这些标准以及 其他现代显示标准 方面有其优势,但我多年来的挫败感不断累积,现在,我终于决定彻底放弃 HDMI 了。
HDMI 如何成为巨头
它占据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市场份额
HDMI 在20多年前作为许多消费技术的替代多媒体接口被引入。模拟信号、S-视频和 VGA 都是被 HDMI 取代的技术。它可以通过适配器与 DVI 接口配合使用,传输音频信号,体积更小。除了技术上也很先进,HDMI 还完全符合 HDCP 标准,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官方 HDMI 接口都必须完全支持 HDCP。来自好莱坞和其他内容提供商的行业压力,加上许多主要显示厂商(包括松下、索尼、飞利浦等)早期的支持和采用,使得 HDMI 很快就迅速发展。最初的版本与 DVI 差别不大,但随着采用率的提高,它成为了多媒体接口的事实上的标准。
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不支持 HDMI 的显示器(或者说过去十年的任何消费电子产品)。几乎每个设备上都有一个 HDMI 接口。它们无处不在,与旧设备兼容,使用起来也很方便。那么,我为什么要彻底放弃 HDMI 呢?
我对HDMI的不满
这些不满一直潜伏在表面之下
我对这个接口标准的主要不满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规格和兼容性。在规格上,没有理由选择HDMI而不是DisplayPort。使用HDMI在超过1080p的分辨率下实现高刷新率需要使用特定规格的电缆,而且两个设备都必须支持相应版本的HDMI。DisplayPort对电缆的敏感性没有HDMI那么高,这意味着任何带有DP端口的设备(无论端口形状如何)都可以支持高分辨率的串联显示器,并以超过144Hz的刷新率运行。
为了支持这些更新版本的HDMI并充分利用这些高带宽连接,您的设备需要正式支持它们。制造商需要向HDMI支付专利费,以便在其设备中使用他们的规范,如果不支付专利费,他们的设备就无法支持。例如,HDMI论坛最近拒绝了AMD在其用于Linux的开源Radeon驱动程序中对HDMI 2.1+支持的请求。这意味着,使用Radeon显卡的Linux用户无法通过HDMI驱动4K显示器,刷新率只能达到120Hz。尽管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支持HDMI 2.1+,以不暴露专有技术的方式,HDMI论坛还是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DisplayPort是我唯一的依靠
如果有其他选择,为什么还要用别的呢?
作为一个希望在我的Linux系统上使用HDMI 2.1及以上版本的人,这样的决定让我彻底放弃了使用它。我理解保护技术的重要性,但如果显示标准是给消费者用的,为什么不希望更多用户来用呢?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Linux用户可以使用所有其他版本的HDMI,直到2.1及以上。
显然,HDMI依赖于其作为事实上的显示标准所获得的广泛应用,而不是让标准变得更易用。虽然DisplayPort有一些缺点,但它一直在不断创新。他们提升了带宽上限,并集成了对USB-C等功能的支持,而这些HDMI根本不会做。
HDMI仍然是一个必要之恶
目前它还不会消失
尽管HDMI的创造者固执地不愿在新版本中扩展兼容性,HDMI仍然是电视的黄金标准。如果我的电视能用DisplayPort就好了,但电视制造商并没有在他们的产品上配备DP端口。而且由于缺乏ARC和eARC,需求根本就没有,可惜的是,我只能继续用HDMI,直到有更好的替代品出现。今年早些时候,宣布了一种有前景的接口,叫GPMI(通用媒体接口),据说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HDMI。它支持音频和网络的所有功能,而且带宽更高,甚至可以传输电力,让它可以当作电源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