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降临,家家灯火通明。68岁的张阿姨刚刚结束一天的忙碌,习惯性地准备拿起牙刷刷牙。就在这时,孙女小米突然问:“奶奶,你是不是白天饭后刷牙更重要啊?睡前刷牙真的管用吗?”
张阿姨一愣,自己刷牙几十年,竟也难以回答。她想到多年前体检时牙医对自己的提醒:“刷牙不是随便糊弄,方法错了,比不刷还可怕!”
![]()
这样简单的小动作,隐藏的门道你知道几个?很多人自以为掌握了“牙齿健康”的秘诀,殊不知一些看似良好的习惯,其实悄悄埋下了牙病的种子。
其实,睡前刷牙一直被誉为口腔护理的“黄金时间”,而许多人却在操作细节上踩了“坑”。刷牙真的有学问,连著名权威《中华口腔医学杂志》都刊载过:操作不当,龋齿发生率可飙升23.8%。
如果说“早晚都要刷牙”是一种传说,那么“刷牙方法”才是决定你是否提前牙齿松动的关键。尤其是第3点,很多成年人都做错了,你知道是什么吗?
在三甲医院口腔科,李医生每天接待数十位因牙疼、牙龈萎缩前来看诊的患者。“我每晚都刷牙,怎么还出问题?”成了高发疑问。
其实,口腔内细菌繁殖最猖獗的时刻,就在夜间睡眠时,因为唾液分泌减少,自净作用变差。哈佛大学口腔健康研究显示:坚持睡前刷牙的人,龋齿发生率比遗漏者低19.6%。
![]()
移除一天内积累的细菌、食物残渣;阻断细菌借助夜间温床,侵蚀牙齿和牙龈;预防口臭、减少牙结石和牙周疾病;辅助维持牙釉质的健康结构,延缓老年牙齿松动。
如果刷牙方式或时间把握失误,反而加速牙齿损伤。牙体损坏、牙龈出血、牙敏感,很多"刷牙导致"的病例并不罕见。
医生提醒:刷牙“错一步,毁牙一生”,尤其是以下4点,决定你的牙齿寿命有多长。
![]()
临床观察发现,看似简单的刷牙,最容易出错在这4点(尤其第3条常被忽略):
刷牙时间要选对,晚饭后半小时为佳
不少人习惯吃完饭立刻刷牙,却不知刚刚进食,口腔pH值降低,牙釉质处于“软化状态”,此时若立刻刷牙,磨损率增加12%-24%。建议:晚餐过后30分钟再刷牙,有利于唾液中和酸性,保护牙体。
牙刷选择要合适,软毛中头更护齿
调查显示,中老年人用硬毛/大头刷,牙龈损伤率高达37.1%。软毛牙刷、适宜刷头大小(两颗门牙宽度左右)的牙刷,对减少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至关重要。
刷牙方法是核心,巴氏刷牙法,效果提升明显
随便横着刷,看似省事,却忽略了牙缝和龈沟。
![]()
专家推荐“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小幅震颤,覆盖牙齿与牙龈交界,牙菌斑清除率能提升18%-26%。这一技巧,常年被日本、瑞典等口腔保健强国推崇。
牙膏含氟有讲究,过量或诱发“氟斑牙”
适量氟化物有助于强化牙釉质,对抗龋齿。但口腔医学会调查,长期超量使用含氟牙膏,氟斑牙发生率提高8.3%-14.2%。成年人建议用量每次豌豆粒大小即可。
这四点,每一点都影响到“牙齿能壮到几岁”。尤其第三点,正确刷牙方法=护牙的“安全带”,一旦做错,后果远比想象严重。
权威数据显示,中老年人每减少一种刷牙误区,牙齿提前松动风险下降13%-19%。想改善口腔健康,不妨这样做:
坚持睡前刷牙,避免饭后立刻动手;选购适合自己牙齿的软毛中型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学习巴氏刷牙法;每次牙膏豌豆大小即可,选用正规含氟牙膏,不宜多用。
![]()
配合每日牙线、漱口水、定期洗牙,更能彻底清除牙菌斑与死角。合理饮食、控糖、戒烟酒,也都是“护齿的隐形冠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