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的人都是游击队的成员,爸爸是队长,妈妈是党员,她从小就帮着大人跑腿送信,那时她才七岁,走的是羊肠小道,背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的不是玩具,而是情报,敌人巡逻的时候,她得躲着走,不声不响,把信送到指定的地方。
![]()
十四岁那年,她考上中学,学习成绩挺好,还加入晋剧团扮演生角,她的嗓子响亮,动作干脆,村里人都喜欢看,她演戏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用戏曲宣传政策,土改时期,她带着剧团四处演出《王贵与李香香》,老百姓看得明白,也听得进去,组织上看到她的表现后,觉得这孩子可靠,就在她十四岁时让她加入了党组织。
![]()
一九四八年她在盂县演戏的时候,有个叫华国锋的县委书记看了她的表演,觉得这个人身上有股劲儿,后来两人结了婚,是亲戚帮忙牵的线,但真不是图什么关系,婚礼办得简单,就对着毛主席像鞠了个躬,没摆酒席也没收礼钱,只跟房东和邻居说了谢谢,那时候的人都是这样过日子,手头紧,讲究实在。
![]()
解放后她跟着丈夫去了湖南,在那边一待就是二十年,南方的水土不一样,她就慢慢适应下来,学着说方言,带着孩子过日子,样样事情都自己动手做,她不光在家做饭,还去妇联帮忙做事,组织妇女们插秧、分发种子、讲解卫生知识,洞庭湖修建排水工程的时候,她亲自把饭送到工地上去,韶山灌区开工时,她带着孩子去看现场,教他们认识各种工具,告诉孩子们劳动这件事要从小开始学。
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这位同志听过汇报后记下要点,没有留下姓名,但在后勤方面提供了不少帮助,那时候科研条件比较差,能支持一点就做一点,这位同志不觉得自己多重要,只是认为该做的事情就得去做,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努力,她讲不出大道理,只觉得总得有人来干这个工作。
![]()
1971年她到北京工作,在轻工业进出口公司负责政工事务,没有依靠丈夫的关系,1975年丈夫担任副总理后,她还是穿着蓝布裙子,孩子也穿棉布衣服,家里吃的还是普通饭菜,她坚持不让家里搞特殊待遇,连房子都没有更换,退休后住在北京西皇城根南街的老宅子里,那是明代留下的旧屋,一直没有翻修,也没有扩建,2008年丈夫去世,她定下了四个原则:不占用耕地、不损坏文物、不影响环境、不与民众争地,追悼会上她低调出席,没有安排任何排场。
如今她九十四岁,身子骨还很硬朗,每天按时起床,吃着清淡的饭菜,记者想采访她,她直接拒绝了,也不参加公开活动,不愿意被人盯着看,有人说她过于低调,她说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做过的事都过去了,她不追求荣誉,也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她觉得真正的力量不是靠说的,而是默默做出来的。
![]()
在她那个年代,有人写传记,也有人拍纪录片,她却什么也没留下,但她参与过抗战动员、农村改造、科技支援和家风建设,这些事都意义重大,如今社会上常炒作领导家属的话题,她偏偏不一样,她不靠身份谋生,也不凭名气说话,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然后安静地退到后面。
她不是副总理的夫人,而是在山路上送信的人,在戏台上扮演生角的演员,在湖边分发种子的帮手,她从没想过要让人记住自己,但她的行为比许多高调行事的人更值得敬佩,你或许不知道她的名字,可她的故事其实就在我们周围流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