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郑菁菁 通讯员 刘易) 如何做好排污许可证技术评估与审批的有效衔接?怎样筑牢第三方技术评估的“监管防线”,构建环境信用体系?针对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中质效提升的难点,衢州率先交出全省首个解决方案。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发布《衢州市排污许可证技术评估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以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促进排污许可管理提质增效。
《规范》主要明确了技术评估流程及时效、内部管理、廉政管理和事后监管等四方面的内容,让每一步操作都有章可循。
在评估流程及时效上,《规范》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评估机构受生态环境部门委托后,按照初审、审核、出具技术评估结论三个程序开展技术评估工作。评估机构在受委托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初审,5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一次性告知排污单位需要修改的内容;对于较复杂的项目,需要开展现场审核或专家评审的,可延长至10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包括申请材料修改时间),修改稿3个工作日内复核,2个工作日内出具技术评估结论。这套快节奏、高效率的流程设计,可以让排污单位少跑腿、省时间。
在内部管理方面,《规范》要求评估机构建立多级审核的技术评估质量控制体系,由至少2名技术人员共同开展评估,必要时可邀请专家“把脉问诊”。更值得关注的是,《规范》将廉政要求纳入合同违约责任条款,并与星级评定结果直接挂钩,通过技术评估“责任制”杜绝评估乱象。
《规范》后附《排污许可证第三方技术评估机构星级评分细则》,构建了“阳光监管”体系。合同期满后,生态环境部门将对排污许可证第三方技术评估机构进行评分及星级评定,评定结果将在“衢州市网上中介超市”上公开,作为市生态环境部门选择评估机构的重要参考。
此次《规范》的出台,弥补了以往排污单位、评估机构以及审批部门之间衔接不够高效、责任不够明晰的短板,不仅能持续提升本地排污许可证技术评估服务水平,更将为全省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创新贡献“衢州经验”,推动排污许可技术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