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耗资超过80亿美元,在西太平洋的关岛紧急打造一座“导弹防御堡垒”,但美军内部报告却承认,这个系统可能根本挡不住来自东方的导弹齐射。
![]()
这个距离中国仅3000公里的小岛,突然成了全球军事专家关注的焦点。 它不仅关乎美国能否保住其在亚太的军事霸权,更被视为中美潜在冲突中的“胜负手”。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较量还可能迎来一位特殊参与者——朝鲜。
关岛可不是一般的度假岛屿。 它是美军在西太平洋最大的战略堡垒,岛上整整三分之一的面积被军事基地占据。 安德森空军基地里,B-1B、B-2等战略轰炸机随时待命;阿普拉港内,核潜艇悄无声息地潜伏。 这里是美军投放力量到东亚的关键支点,被称作“不沉的航空母舰”。
正是意识到关岛极其脆弱,美国才不惜血本推进“增强型综合防空导弹系统”计划。 按照设想,他们要在关岛布置16处拦截阵地,配备“萨德”、“标准-3”、“标准-6”等多种拦截导弹,形成360度全方位防御网。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美国政府问责局发现,这个项目连指挥权归属都没理清,岛上水电医疗等后勤保障也跟不上。 更麻烦的是,由于预算削减,专门应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新一代雷达部署已被搁置。 这就好比修了一座坚固城堡,却忘了安排足够的哨兵看守。
![]()
对中国而言,能否突破关岛防御直接关系到战局走向。 解放军的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射程超过4000公里,被美军自己称为“关岛杀手”。 更先进的东风-27结合了高超音速滑翔体技术,突防能力更强。
美军兵棋推演显示,如果中国能同步发射100枚以上中远程导弹,再配合几十枚高超音速武器,关岛现有防御体系很难完全拦截。 关键设施如跑道、燃料库很可能被瘫痪。
而真正让局势复杂化的,是朝鲜这个变量。 朝鲜近年来导弹技术发展迅猛,火星-12、火星-15和火星-17等导弹的射程足以覆盖关岛。 朝鲜展示的火星-8导弹还配备了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突防能力比传统弹道导弹更强。
从军事角度看,朝鲜若加入打击,哪怕只命中一两个关键目标,都能为中方制造突破口。 朝鲜的移动发射平台能够规避卫星监视,实现奇袭效果,这将迫使美军分散防御资源。
![]()
那么,朝鲜为什么要卷入这场大国博弈? 历史渊源和现实利益交织在一起。 朝鲜战争中中国出兵援助的过往,以及1961年签订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石。 更重要的是,朝鲜长期受西方孤立,若能在冲突中协助中国,有望打破封锁,获得巨大战略红利。
就像朝鲜通过支援俄罗斯获得了相应回报一样,参与对关岛的打击可能带来远超以往的收益。 对朝鲜而言,这既是回报历史恩情,更是打破当前困境的战略机遇。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如果”之上。 这种“中美开战,朝鲜配合”的剧本,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智库和媒体惯用的假设模型。 其背后逻辑往往先假定战争不可避免,再假定中国会主动挑起冲突,最后编织多国联手攻击的剧情。
美国反复渲染“关岛危机”,核心目的或许并非真要打仗,而是为军工复合体争取更多预算。 只要舆论氛围足够吓人,资金就能源源不断地流入。 关岛防御项目从预算到工期早已超支,但危机叙事正好为继续加码提供了理由。
关岛的军事化进程仍在加速。 根据计划,岛上美军及相关人员将从2.2万增加至3.3万。 与此同时,进攻性武器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这种“矛”与“盾”的较量,正在西太平洋上演一场真实的军备竞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