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寻常家庭,竟然和毛主席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直到1965年,初中毕业、想当飞行员的曹耘山才从一张政审表上发现:我的外祖父居然写着——毛泽民。这个名字,他只在历史课本里见过,却没想到竟是毛主席亲弟弟!
1959年8月29日,天刚蒙蒙亮,母亲毛远志把年仅六岁的曹耘山和妹妹精心打扮了一番,又给自己挽了个发髻,一副“大户人家”样子,就带着他们进了中南海。到了那座富丽堂皇的大厅,曹耘山瞪大眼睛:婚礼的主持人竟然是只有在画像和课本上才能见到的毛主席!他全身抖得像筛糠,嘴里却直呼:“主席,您真是太帅了!”毛主席微笑点头,还用纯正的湖南口音对毛远志说话,慈祥得就像隔壁老刘家阿公。
![]()
席间,毛主席挪过身子,和他们一家坐到了一起。有人给他们拍照,红毯、灯光,连地毯都绣着龙凤。小曹耘山直到今天还记得,照相时毛主席拉着他的小手说:“来,笑一个。”快门一按,他就成了小小红色家庭合影的一员。回家路上,他心里就一个劲儿冒问号:咱家哪里高贵?哪点跟主席沾上边了?
![]()
想明白这层关系,还得等到他填那份飞行员政审表。终因报考空军,人事科要查三代直系血亲,父亲曹全夫一看政审表犹豫片刻,终于在“外祖父”一栏郑重写下“毛泽民”三个大字。曹耘山凑近一看,心都快漏跳半拍:“毛泽民?毛主席的亲弟弟?”父亲点头说:“你猜得没错,你妈妈是毛主席的亲侄女,你是毛主席的侄外孙。从今天起,咱家就是毛家第三代。可千万别向外人提,知道吗?”
![]()
这一刻,他所有的童年记忆都被串联起来。1959年那场婚礼,原来是毛主席女儿李敏的家宴;母亲化名“阮志”,竟是为了守住家族的那份纯粹;自己穿得光鲜亮丽,还和主席照相,其实就是一次亲戚聚会!
![]()
揭开身世之后,曹耘山脑海里滚过无数疑问:这么大一个秘密,母亲为何要隐瞒?
![]()
母亲毛远志后来向他吐露过当年的苦衷。那是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对共产党人及其亲属的疯狂追捕。作为中共党员的外祖母王淑兰带着小毛远志一路躲到湖南,穷得连口热饭都难求。最凄惨的那段日子,母亲被送到地主家当童养媳,每天天不亮就要割猪草、打谷子,常挨棍子和踩脚。她穿着破布补的衣裙,肩膀磨出血泡,连哭都没胆敢哭。
![]()
1937年秋天,身在延安的毛泽民接到消息,急得给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写信求援,四下寻人。1938年春,一支小分队赶到湖南,把年幼的毛远志从地主家抱回来,辗转护送到延安。可惜毛泽民两个月前就被派往新疆,赶到时父女擦肩而过,只剩下叔父毛主席在延安接风洗尘。那次拥抱,是母亲此生难忘的温暖时刻。
![]()
可更残酷的是,母亲在延安等了又等,就是没等到父亲归来。每每问起,毛主席都说:“工作太忙,等忙完再给你写信。”直到余建新从主席那套口信里得知:父亲早在西北边疆被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了。噩耗砸下,母亲一度想要绝望,但转念一想,要继承父亲的革命志向,那份血脉里的责任让她站了起来。她找到毛主席,递交申请:“请允许我跟随丈夫曹全夫到东北去,继续革命。”毛主席握着她的手,叮嘱道:“娃娃,记住无论到哪里,都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打父辈的旗号,也不要搞任何特殊。”从此,毛远志只姓“阮”,几乎与外界断绝家族关系,就连孩子面前也半句不提“毛主席外甥女”四个字。
说来也怪,到了1965年那张政审表一出,一切都被重新点亮。可最终,曹耘山没能当上飞行员——或许是命运注定他要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战斗”。他重返校园读高中,没想到“文化大革命”又把学校关停,他被迫休学。1968年征兵令下达,他二话不说应征,成了陆军步兵班长,一路拼到营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他领部队冲过狂风骤雨,率营夺得三等功,集体二等功落在他麾下。要说组织上肯定能照顾这一身毛家背景,给他安排个舒舒服服的后方岗位,他偏偏没要。曹耘山说:“我不能给毛家抹黑,若在前线牺牲,我这脉也绝了,父辈血不能白流。”
1988年,他退出现役,回到地方。母亲一直在整理外祖父毛泽民的文献,生怕这位烈士形象太过模糊。母亲去世后,曹耘山接过接力棒,跑遍全国图书馆、档案馆,甚至到俄罗斯查找留学生档案,终于让《毛泽民传》和纪录片《隐蔽的战士》相继面世。他心里清楚:父亲的名字不能只活在政审表上,他要让烈士活在人们的眼前。
去年,他又将目光投向另一位叔外祖父——毛主席的三弟毛泽覃。关于毛泽覃的死亡地点,曾一度众说纷纭。2006年,他在瑞金山里找到当年为烈士收尸的老奶奶,冒着连绵梅雨,一步步穿过塌方地带,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包前停下。老奶奶抚摸着泥土,说:“当年情况紧急,就葬在这里,连块墓碑都没来得及立。”曹耘山跪在土包前,心酸得说不出话。他对着烈士默念:“叔外祖父,您可终于有了归宿。”随后,他通过乡里申报,将遗骨迁葬到烈士陵园,为烈士设碑立传。
烈士英魂,怎能长埋荒野?在奠基仪式上,他看着红旗猎猎,心里暗暗发誓:这条路,我一定要走下去。
今天,已经年过古稀的曹耘山依旧奔波在各地红色文化研讨会、烈士纪念馆之间。他常说:“我掂得起这份血缘,也担得起这份责任。毛家光辉在我这代人身上,得继续闪耀下去。”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只会在课本上看主席画像的小男孩,如今成了守护血脉、追寻革命足迹的“毛家第四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他用一生践行了一个家族最简单的诺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参考资料: [1] 余建新口述,中央党史研究室档案; [2] 《中国共产党人物志·毛泽民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