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刚开,不少人问“光伏能成主线吗”——答案不是“能不能”,是“哪些细分能成主线”。现在的光伏不是“板块普涨”,是上游卷价格、下游赚订单,得拆清楚:谁在吃“新蛋糕”,谁还在啃“硬骨头”。
![]()
一、先给结论:主线是“细分”,不是“整个光伏”
光伏板块现在分成三档:
- 能涨的:HJT设备、分布式光伏运营、光伏+储能;
- 不涨不跌的:组件龙头(靠规模扛价格);
- 还在跌的:硅料、硅片(价格没见底)。
别盯着“整个光伏”,抓细分才是主线。
二、第一个真机会:HJT设备,技术迭代逼出来的需求
光伏的“技术换代”已经到了——HJT电池转换效率比PERC高2个点,现在头部厂都在改产线:
1. 设备商先吃肉:某HJT设备企业,10月订单是去年全年的2倍,主做PECVD设备(HJT核心设备),市占率超40%,毛利率45%(比传统光伏设备高15个点);
2. 电池厂跟得上:某电池企业,HJT产线已经投产5GW,今年这部分营收涨了180%,客户直接点名要HJT电池,愿意多付5%的价格;
3. 政策推一把:工信部说“2025年高效电池占比要到80%”,HJT是“高效”的核心,这需求是硬的。
HJT设备是“技术红利”,现在刚起步,属于四季度的“高弹性主线”。
三、第二个真机会:分布式光伏运营,赚稳定现金流
分布式光伏(户用、工商业)是“政策+赚钱效应”双驱动:
1. 户用光伏:农民抢着装
山东、河南的户用光伏,装一套10万的系统,每年能赚1.2万,8年回本——某运营企业,三季度户用光伏装机量涨了210%,现在手里有1.2GW电站,每月稳定回款1500万;
2. 工商业光伏:企业能省钱
某工厂装光伏,电费从0.8元/度降到0.3元,一年省200万——某运营企业,给120家工厂装了光伏,今年营收翻了3倍,毛利率38%;
3. 政策补缺口:国家给分布式光伏补0.03元/度,地方再加0.05元,算下来企业装光伏“6年就能回本”。
分布式运营是“现金流红利”,不看硅料价格,只看装机量,是四季度的“稳涨主线”。
四、第三个真机会:光伏+储能,刚需组合拳
现在“装光伏必须配储能”成了常态:
1. 电网要求:山东要求光伏项目配15%的储能,广东配20%——某企业做“光伏+储能”一体化方案,三季度订单涨了240%,客户直接“打包买”;
2. 海外需求猛:欧洲户用光伏+储能,一套卖3万欧元,某企业三季度欧洲订单涨了190%,毛利率比国内高10个点;
3. 成本降得快:储能电池价格从1.2元/Wh降到0.8元,“光伏+储能”的回本周期从10年缩到7年。
光伏+储能是“组合红利”,政策+需求双压,是四季度的“强需求主线”。
五、别踩坑:这两类光伏股再跌也别接
不是所有光伏股都能涨,这两类是雷:
1. 硅料/硅片企业:硅料从30万/吨跌到6万,某硅料企业三季度亏了8亿,价格还没见底;
2. 小组件厂:没有规模优势,组件价格从1.8元/W跌到1.2元,某小厂毛利率只剩3%,订单接了就亏。
六、怎么抓主线?看“3个指标”
判断光伏股能不能涨,看这3点:
1. 是不是技术/政策红利:比如HJT、分布式、光伏+储能;
2. 有没有现成订单:订单涨100%以上的,比“画饼”的强;
3. 毛利率稳不稳:毛利率30%以上的,比靠规模扛的强。
这波光伏的主线,就是这3类企业,其他的都是“陪跑的”。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光伏细分主线的核心企业清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