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石库门的炊烟渐远,弹街路的声响成忆,总有一些人执着地为城市封存时光。闵行爷叔侯宝良便是这样一位“时光记录者”。他54岁提笔 “半路出家”如今已成为中国作协会员!10月18日起,“今日闵行”推出《侯叔时光记》,走近他笔下的上海往事与老城记忆。
作者按:
我把过往上海生活的场景用画记录下来,都是我们上了年纪的老人作为曾经的美好回忆。也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这些画片有的是我已刊登的怀旧文章插图,也有的是我将发表文章的插图,在此集中起来陆续给各位展示,尤为赏心悦目。

现在有了燃气灶、电水壶、热水器后,“老虎灶”消失了;有了数码相机及智能手机后照相随拍随看,不用上照相馆了;食品包装都是塑料袋、泡沫箱,哪还见早年食品店的“三角包、金砖包”,老早外来做保姆的不识字,老家来信看不懂,又不会写信,于是只好就请街头摆摊的“代客写信”。
11月西风起,不仅是吃大闸蟹最佳时候,也是吃糖炒栗子的好辰光,老早上海不少水果店门前就做起糖炒栗子的生意。
老早“老虎灶”遍布街头巷尾,店堂里兼营简单的茶馆。夏天还设“盆汤”洗澡。每天的营业时间长,从早晨五点到晚上10点。冬天一般人家用热水省得自己烧水,就去老虎灶“泡开水”,热水瓶每瓶1分,水壶2分一壶。
![]()
想当年,拍张照片就得上照相馆,价格还不便宜。拍得好就嘚瑟,商家放大了放在橱窗里当广告,过后免费送给你。而现在数码相机、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好拍,没啥稀奇了。
![]()
“三角包、金砖包”都是从前一种食品的包装,是食品店、南货店营业员学生意的一种基本功。随着塑料袋及过度包装的替代,这两种纸包装技能早已失传。
![]()
旧社会穷人几乎是文盲,外来做保姆,干苦力收到老家来信看不懂,又不会写信,只好花钱请街头摆摊的代读、代写。所以没文化叫“亮眼瞎子”做人苦啊,没个人隐私可言。
![]()
老早一到秋天栗子上市,有的水果店做糖炒栗子生意,都是人工现炒的。一口大锅架在柴爿炉子上,锅内是细石子加麦芽糖和少许油。栗子经铁锅里面反复炒过,趁热吃真是香甜可口,在上海的“新长发”的糖炒栗子最出名惯称“栗子大王”,是中华老字号。
![]()

作者/插图: 侯宝良
编辑:张瑾欣(实习)
初审:陈依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