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保新规实施,企业用工成本压力持续加大。但许多HR不知道的是,有8类特殊用工情形,企业其实可以合法免缴社保。不过操作不当,可能面临滞纳金甚至双倍赔偿风险。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些"免缴社保"员工的合规操作要点。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退休返聘人员是典型免缴社保群体。《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劳动合同自动终止。但企业必须核查两大要件:退休证原件和养老金发放记录。某制造企业就因仅凭口头承诺返聘退休工程师,后被社保部门追缴3年社保费用并加收每日0.05%滞纳金。建议同步购买雇主责任险,覆盖工作期间意外风险。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在校实习生免缴社保的核心在于"三方协议"。必须由企业、学校、学生共同签订实习协议,且协议中需明确实习性质。某互联网公司曾因让实习生独立负责项目模块,按正式员工标准考核绩效,最终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补缴社保的同时还需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劳务派遣用工的雷区在于"假外包真派遣"。用工单位需确保派遣公司具备人力资源许可证,且派遣用工比例不超过10%。重点查验派遣公司近3个月的社保缴纳凭证,某餐饮连锁企业就因合作的派遣公司断缴社保,连带承担了补缴责任。
非全日制用工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工资支付周期应控制在15日内。某超市因让兼职收银员每周工作30小时,被判定为全日制劳动关系,不仅补缴社保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伤保险必须单独缴纳,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市开放了单独参保通道。
停薪留职人员是最易被忽视的高危群体。企业必须取得原单位盖章的停薪留职证明,并签订明确的劳务协议。某建筑公司按月向停薪留职工程师支付固定报酬,后被认定存在劳动关系,需补缴社保并承担滞纳金。正确做法是按项目结算劳务费,通过银行转账备注"劳务报酬"。
个体户外包需重点防范"真用工假外包"。合规要点包括查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签订承揽协议明确工作成果验收标准。某电商企业将客服团队注册为个体户,但因实际进行考勤管理,最终被认定劳动关系,补缴社保费用高达87万元。
兼职人员需提供现有用人单位的社保缴纳证明。企业应签订书面兼职协议,明确工作内容与时间。某教育机构聘请公立学校教师周末授课,因未核查其社保状态,被要求重复缴纳养老保险。报酬应通过"劳务费"科目发放,并依法代扣个税。
协保人员需查验与原单位签订的保留社保关系协议。某国企改制企业聘用协保人员时,误签劳动合同,导致需要重新缴纳社保。正确做法是签订劳务合同,报酬支付周期不得超过3个月。
特别提醒:9月1日前补缴历史欠费可免付经济补偿金。但要注意,即便员工签署《自愿放弃社保声明》,企业仍需100%承担补缴责任。若在工资中备注"社保补贴",补缴后可通过诉讼追回该部分款项。
企业用工方式正从单一劳动关系向多元化用工转变。掌握这8类特殊用工的合规要点,既能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又能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建议企业尽快对照核查用工档案,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进行社保审计,确保在新规下稳健运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