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繁花》剧组一纸声明,让沉寂数月的“古二录音门”再度炸上热搜。这次,剧组不再沉默,直指爆料人古二(实名程骏年)的行为是“非法录音、蓄意剪辑、恶意解读”三连击,并斥其因署名不满“泄私愤”,掀起一场罗生门式的舆论混战。
![]()
![]()
![]()
![]()
事件起因是古二此前曝光的一段私人录音,内容堪称“惊悚”:王家卫私下点评唐嫣“很装”,贬低陈道明、游本昌等老戏骨;编剧秦雯不仅调侃金靖身材,还自曝曾袭警后靠人脉脱身……这些碎片化信息迅速发酵,引发网友对主创人设的集体质疑。
然而,《繁花》剧组在11月8日的声明中强势反击,称录音未经当事人同意,已严重侵害隐私权,并指控古二因仅获“前期责任编辑”署名(而非编剧署名)而心生不满,故意抹黑主创、煽动网络暴力。声明中更爆出古二“长期滞留境外,逃避国内司法调查”,呼吁其回国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同时表示已向司法机关提交证据并持续取证。
这份措辞强硬的声明,却未能平息舆论。有网友批评剧组“傲慢”,反问:“既然说人家剪辑造假,敢不敢公开录音鉴定报告或完整内容?”也有人指出,古二此前选择在《繁花》播毕后才爆料,“至少没砸剧的锅”,这一“留有余地”的做法曾为他赢得部分同情。
![]()
法律层面同样争议重重。有律师分析,偷录私下对话确属侵犯隐私权,即便为维权目的,司法实践中也可能面临高额赔偿。而对古二而言,若要证明自身编剧贡献,需提供手稿、创作记录等实质证据;剧组若指控录音篡改,也需技术验证支撑。
这场风波,早已超越“谁是谁非”的简单对立,演变为一场关于隐私边界、维权伦理与舆论审判的复杂博弈。剧组的“严正声明”与网友的“求锤得锤”,折射出公众对名人幕后真实性的窥探欲与对程序正义的坚持。下一次“录音门”爆发前,或许我们该先问一句:维权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