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传统民居宅院建房,在房屋修建或其他附属设施的布局上,有严格的讲究,“院内若有暗箭房,家中缺少当家郎”就是其中的一种布局讲究。
![]()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讲究,俗语中的“暗箭房”,又是指什么样的房子呢?
民间有“暗箭房”的说法,是否还有“明箭房”的说法呢?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只不过民间一般称“明箭房”为“箭射房”,又称“枪冲房”。
这里得解释一下“箭”,是民间风水习俗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比喻说法。民间把直冲阳宅和阴宅的道路、流水、墙体、建筑物,以及尖锐物体比喻为箭,如果这些直接对着房屋或大门,就像有人用箭瞄准阴宅和阴宅一样。
民间将这些冲射之物称之为“箭”,通常说成是路箭、水箭、墙箭、屋箭等。当然,也有人称为“枪”。
![]()
所谓“箭射房”,有两种,一种是房屋周围有直路、直水等直冲房屋或大门,另一种是周围有建筑物,包括墙体、房屋、桥梁、其他尖锐之物等直射的房屋或大门。
因此,“箭射房”既可以理解为被“箭”瞄准冲射的房屋或大门,也可以理解为冲射其他房屋的房屋。
“明箭房”指冲射房屋的物体比较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比如水、路、墙、房屋及其他尖锐之物直冲房屋、庭院或者大门。
而“暗箭房”就是指冲射房屋的物体比较隐蔽,如果不仔细观察发现不了,容易被人们忽略。民间将这种现象描述为“明枪易挡,暗箭难防”。
![]()
俗语中的“院内若有暗箭房”,排除了宅院周围出现的“箭射”情形,指的是院内形成的“箭射”,且指的是不明显的“箭射”,而是指隐蔽的箭射。
那么民间如何辨别这些隐蔽的箭射(即暗箭屋)呢?
对农村传统庭院来说,人们最重视的是两种建筑物,一是主屋,也称正屋,二是庭院大门,有“四两门楼千斤屋”和“千斤门楼四两屋”之说。
这里的“屋”指的就是主屋。这两种说法,是民间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强调主屋和大门的重要性,因此,民间对这两种建筑的风俗禁忌也特别重视。
![]()
民间对“暗箭房”的说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指庭院内的道路、台阶、楼梯、围墙等。这些设施不可直冲着主屋,尤其是主屋的大门,也不可冲着庭院大门。
传统庭院内的道路或通道,一般喜弯曲幽深,台阶尽量靠边而上,主屋外的楼梯架设时不可冲着主屋,尤其是主屋大门,围墙不论主屋前后,不能直冲着主屋等。
二是指除主屋外的房屋而言,指的是左右厢房、倒座房及附属设施建筑物,庭院规模比较大的还包括后罩房。
房屋中所含的“暗箭”,不同风格的房屋,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说法。
![]()
一种说法传统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为抬梁式结构,其开间的大梁,因隐藏在房屋内,被认为是“暗箭”,在修建时,其他房子大梁不能对着主屋的中间的开间,尤其不能对着主屋大门,也不能对着庭院大门,否则就被视为“暗箭房”。
如果除主屋外其他房屋做了延伸向前的山墙,或者做了马头墙,被认为是这种风格建筑中的“暗箭”,不可直冲主屋和庭院大门,否则就被视为是“暗箭房”。但可以山墙对山墙,这样不算是“暗箭房”。
另外一种是木房子,尤其是南方地区农村的木房子,这种房子为穿斗式结构,开间之间为“排扇”,用长木枋与木柱串联在一起,形成房屋中的墙壁,且木枋伸出前面或者前后,形成挑檐。
![]()
因此,人们将这种房屋的排扇视为“暗箭”,建倒座房的时候,排扇不可对着主屋的堂屋,否则就是“暗箭房”。但可以与主屋的排扇对齐,这就不算是“暗箭房”了。
现在农村大多建房,大多数人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材料,以上两种“暗箭”的说法也就不存在了,这种说法只是在传统民居上。
至于后半句所说的“家中缺少当家郎”,民间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居住在“暗箭房”的人家,家中男丁不旺;二是居住在“暗箭房”的人家,家里的当家郎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这两种理解都带有唯心主义色彩,没有科学依据,不足为信。
其真正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民居布局讲究天圆地方和对称,而有“暗箭房”的院子,房屋的布局往往比较杂乱,不符合传统民居的审美观,因此,用吓唬人的方式来规范人们的建房行为。
![]()
总之,“院内若有暗箭房,家中缺少当家郎”这句俗语,是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行为规范,也是一种传统建筑的审美观。
现在农村的民居修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句俗语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只是作为民间风俗了解即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