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秸”除隐患,禁烧为“安”
——秸秆禁烧科普宣传
![]()
田间秸秆的处理,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一把火看似“省事”,却会给空气环境、交通安全乃至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多重隐患。为守护我们共同的蓝天白云,筑牢生态安全防线,这份关乎你我生活的重要提醒,请务必认真了解。
二
焚烧秸秆的危害
1.
造成严重大气污染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在阳光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
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一倍,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三倍。
2.
容易引发火灾
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3.
破坏土壤结构
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4.
危害人体健康
燃烧秸秆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毒化学物质,除了可吸入颗粒物,还包括一定量的多环芳烃、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也对身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遇到冷空气下降,空气对流慢时,加之秸秆焚烧区域、时段均相对集中,在短时期内大量烟雾很难散尽,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使人们的呼吸道、眼科疾病发病率和复发率明显提高,对中老年和儿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影响最大,严重时会造成人畜窒息。
三
法规依据是什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
防治法》
①依据第77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②依据第119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在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③依据第119条第二款,违反本法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
处罚法》
①故意焚烧他人农作物秸秆,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依据第49条的规定,以“故意损毁财物”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②对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对不听劝阻,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有上述行为之一的,依据第50条规定,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③对在秸秆禁烧工作中,不服从管理,殴打、故意伤害、公然侮辱镇、村干部的,分别依据第42条、第43条的规定,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①对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引起火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第115条规定,以放火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②对在秸秆禁烧工作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据第277条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①对在油库、加油站、液化气站附近焚烧秸秆,依据第63条第2项的规定,以“违反规定使用明火”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
②对焚烧秸秆导致火灾事故的,依据第64条第2项的规定,以“过失引起火灾”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四
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
1
秸秆粉碎还田——原地还田
在水稻、小麦及油菜等作物收获时,联合收割机安装粉碎装置进行秸秆粉碎抛撒。秸秆粉碎长度一般5—10cm,建议均匀撒施秸秆腐解菌剂并配施一定比例的氮肥,及时深翻,以加速秸秆腐解,提高土壤肥力,是我区主要的秸秆利用模式。
2
秸秆覆盖笋园——异地还田
水稻秸秆替代部分砻糠对竹林进行保温覆盖,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发热效率,改善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还能一定程度上增加竹笋品质和产量。
3
秸秆肥料化利用——离田制作
有机肥
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秸秆作为生产原料秆粉碎后,混入猪、羊等动物粪便及其他有机质,再通过微生物发酵等生产工艺,制成有机肥。
4
秸秆基料化利用——制作基质
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粉碎处理后与其它原料混合或经高温发酵,配制成食用菌栽培基质,食用菌采收结束后,菌糠再经高温堆肥处理后还田。该处理方式既可运用于一般农户生产,也可运用于工厂化、产业化规模生产,操作方便。另一种是农作物秸秆经过粉碎、发酵、调制、模塑、烘干等工艺加工成水稻育秧基质,用于培育水稻壮秧,满足水稻栽插的需求。
5
稻秸秆原料化利用——加工成
稻草绳
利用稻草绳加工机械,将水稻秸秆制成稻草绳。稻草绳可用于园林绿化绑扎树球、保湿补水防寒等方面。
6
秸秆能源化利用——制作生物质
颗粒燃料
以农作物秸秆、杂木、工业副产品等绿色可再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秸秆中的木质素充当黏合剂,将松散的原料挤压成颗粒状、块状和棒状等成型燃料。该燃料具有高效、洁净、点火容易等优点。
7
秸秆饲料化利用——制作青贮
饲料
以新鲜玉米、毛豆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将其填入密闭的青贮窖内或打捆青贮包膜,达到长期保存其青绿多汁营养成分的目的,为草食动物提供优质青贮饲料。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任梓绮
编审:于国树 崔秩恺
审核:孟 辉
邮箱:zjrongmeiti@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