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明:过早地明白人情世故和潜规则,往往走不远!
40而不惑的年纪,看了很多,经历也很多,我一直保持一个习惯:
阅人,谁能脱颖而出,谁能平庸发展,从行为模式上,基本上就能看到未来,鲜有差错!
听起来好像有点自大,其实逻辑很简单。
![]()
人生如牌局,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明规则,主要指自身的能力,专业够不够强。
第二,潜规则,人情世故,功利学,机动性够不够强。
第三,局势判断,
第四,抓住机遇,贵人扶持。
以上四点,只要你能接住,就算是一头猪也会长出翅膀翱翔天空。
没有一条是天生的,完全靠后天的培养和学习。
学习的方式大体分两种:
一种,观察别人怎么做,然后去模仿,去复制。
一种,观察别人,研究其内在的逻辑和本质,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一条适合的路径!
如何理解呢?举个例子来说:
传统种水稻,先育苗后栽种,前者会认为大家都这样做的啊,而后者也许因为懒,就会想,反正都是种,直接将种子按照插秧的顺序撒到田里不就好了吗,何必多此一举?
结果呢?产量也是很不错的!
将种水稻事件反映到教育上,
学生时代就开始钻研潜规则和人情世故,除非有长辈手把手的教学,否则更多的是依葫芦画瓢,单纯的进行模仿和接受,根本不能理解真正的内核与逻辑!
机械的去学习“江湖气”和“行家话”,根本不理解社会阶层的理论是什么,人情世故的本质是什么!
过早学习潜规则和人情世故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早期的确能得到一些便利,第一印象很好,接人待物滴水不漏,人情世故圆润精通。可是一旦遇到重大事件,或者,贵人深入考验之时,往往是不堪大用。
过早利用潜规则尝到甜头人,行为模式会固化,一旦受挫往往依旧执迷于揣摩人性,思考自己在潜规则方面哪里做得不够好,陷入一个怪圈!
教育面对大众,走的是先难后易的阳关道。
学校着重培养价值构架和思维模式,社会这个市井江湖着重熬炼规则和人情世故!
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
在这样的路径下,真正的精英,才能参透社会趋势,抓住机遇,利用贵人,实现阶级跃迁!
所以你看,很多学霸,学生时期憨厚木讷;步入社会之后,很快就能参透社会逻辑,只要有人稍加点拨,立刻就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为模式,扶摇直上。
过度宣扬潜规则,对于青少年来说,简直就是一剂毒药!
价值体系未构建完全,知识积累未丰满,天天忙着学习潜规则敬酒送礼,斗争博弈,风险套利,行家话术,美其名曰“人情世故”,想借此攀上“贵人”,简直是还痴人做梦。
“贵人”是什么阶层?作为一个高位者,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往往都是很功利的。他们扶持后辈的本质是不断挑选有价值的人。
你那一点小心思,他门清。
他可以对你和颜悦色,也可以让你沐浴春风,但想拜入他的门下,有九九八一难等着你。考验中一旦发现你只是花拳绣腿,只会嘴皮子功夫,转头就会把你拉黑,舍弃。
举个例子:
销冠为什么敢和老板对骂?因为销冠带来的利益比被骂两句,高的太多太多了。你让他上大街随便找个人骂一句试一试,揍不死都算轻的,因为他对人家一点用处都没有!
说一句粗俗的话:
想给人家当狗,你也要成为一只能看家护院的狗,光会叫没有用!
当你到了40不惑的年纪,就会发现,只有修炼好了明规则,你的人生才有托底!
潜规则是需要明规则托底的,有些潜规则,别人用平步青云,一步登天,而你用则是东施效颦,以儆效尤。
潜规则与明规则并不相悖,但绝不是独家秘籍或者人生捷径,潜规则只能作为明规则一个润滑剂,在本身够强的基础上,辅助你进行逻辑决策,让你走得更顺,速度更快,阻力更小。
但是要切记:人生这条路,该趟的河,该踩的坑,该规划的路,一样都少不了,能走多远,还得看你能够提供多大的价值。
你专业顶尖,人情世故满级,提供不了价值,一切白搭。
最后说一句:作为普通人,没有参天大树为你遮风挡雨,我们只能:用潜规则拆解局势,用明规则立身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