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怎么也不会想到,局势的发展竟然这么快。
对于华盛顿,尤其是特朗普政府而言,过去几周无疑是令人不安的。
接连传来的三个“坏消息”,如同三记重拳,精准地打在了其全球盟友体系的薄弱环节上。
这些消息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发生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在那些被认为是美国铁杆盟友或亲密伙伴的国家。
特朗普或许从未预料到,就在他专注于极限施压和“美国优先”之际,中国的行动能够如此迅速,布局能够如此深远。
跨大西洋的裂痕
长期以来,跨大西洋伙伴关系被视为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石。
然而,特朗普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正像一把凿子,不断敲打着这块基石,制造出肉眼可见的裂痕。
而中国,则用务实的合作与相互尊重,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德国与西班牙态度的戏剧性转变,便是这一趋势最生动的写照。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的访华行程,本应是一次常规的高层交流,却因为他本人的一系列操作,演变成了一场“超级外交灾难”。
在访华前夕,瓦德富尔一反外交常规,主动通过媒体向中国列出了一系列要求,摆出了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种在西方政客中屡见不鲜的“麦克风外交”,意图很明显:在谈判开始前就“虚空造牌”,为自己营造筹码,同时向美国递交一份忠心耿耿的“投名状”。
同时,瓦德富尔甚至还提及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踩踏中方红线。
然而,他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定力和反制能力。
面对这种缺乏诚意的做法,中方的回应冷静而坚决:取消了除外长会谈之外的所有高级别会晤安排。
这个信号清晰无比:如果想谈合作,请拿出尊重的态度;如果只是想来吵架,那么其他议题一概免谈。
这让瓦德富尔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他执意前来,回国后将面临巨大政治压力;如果取消行程,则又会坐实外交失败的指责。最终,他选择了后者,单方面宣布“推迟”访问。
让柏林始料未及的是,中方对此反应平淡,反倒是德国内部率先“炸开了锅”。
![]()
德国媒体铺天盖地地批评这次事件是“德中关系的灾难性时刻”。
更重要的是来自经济界的巨大压力。
作为德国经济支柱的汽车制造业,对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尤其是芯片等关键部件,有着极深的依赖。
在全球经济本就停滞不前的大背景下,与最大贸易伙伴交恶可能带来的经济报复,是任何德国政府都无法承受的后果。
在内外的双重压力下,瓦德富尔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他主动致电中国外长王毅,言辞恳切地请求重新安排访问。
通话中,他一再强调德国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并重申“一个中国”政策从未改变。
这番前后矛盾的表态,清晰地揭示了一个事实:在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面前,任何形式的强硬都显得苍白无力。
![]()
中国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耐心和实力,让试图搞小动作的对手自己认识到错误。
同时,西班牙最近与中国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
当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即将对中国进行最高规格国事访问的消息传出时,世界看到的是一个欧洲重要国家,正在用实际行动宣告自己独立的外交路线。
这一选择的背后,同样离不开美国的“助攻”。
特朗普政府毫不留情地向西班牙施压,要求其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甚至以“踢出北约”相威胁。
这种颐指气使的态度,深深刺痛了西班牙的自尊,也让其社会清醒地认识到,在所谓盟友关系中,自身的国家利益常常被置于次要位置。
预算应该用于改善民生,而不是为他国的战略目标买单,这成为了西班牙上下的共识。
当美国提供的是压力和要求时,中国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订单和机遇。
![]()
中西双边贸易额已突破500亿美元,中国是西班牙猪肉等优质农产品的最大海外市场。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投资正在帮助西班牙实现产业升级,例如宁德时代在当地投建的电池生产基地,被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誉为国家再工业化的“最佳范例”。
一边是空洞的威胁,另一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就业、税收和技术进步,如何选择不言而喻。
更有西班牙官员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个由美国说了算的单极霸权时代已经落幕,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
它不仅为自己找到了发展的新路径,也为其他仍在犹豫的欧洲国家做出了示范:战略自主并非一句空话,而是可以通过务实合作来实现的。
美洲后院的松动
当欧洲的盟友体系出现裂痕时,一股相似的离心力,甚至在美国的“后院”——北美,也开始显现。
加拿大,这个与美国有着漫长边界线和深度经济捆绑的邻国,也因无法忍受特朗普政府的贸易霸凌,而将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彼岸。
最近,美加关系因特朗普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而陷入历史低谷。
对于加拿大而言,经济上对美国的高度依赖,使其在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时常常缺乏还手之力。
这种结构性的困境,促使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领导的政府,将推动外交和经贸多元化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在此背景下,修复并深化与中国的关系,成为了加拿大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为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尤其是在能源、农产品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
在APEC峰会期间,卡尼与中方实现了时隔多年的会晤,双方一致同意“恢复重启各领域交流合作”。
卡尼更公开表示,期待抓住机遇,“找回失去的时间”,并计划于明年初正式访华。
这位有着丰富金融背景的总理,被外界评价为一位更加务实的“技术官僚”。
他清楚地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将所有鸡蛋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风险极高。
他提出的“10年内与其他国家贸易额增加近3000亿美元”的目标,明确指向了亚洲,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全球大国。
加拿大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在向华盛顿传递一个信号:即便是最亲密的盟友,也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底线。
面对接二连三的坏消息,美国也坐不住了。
最近,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亚洲频繁活动,试图拉拢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国,加紧构建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防线。
![]()
但美国不明白的是,德国、西班牙、加拿大的相继转向,并非偶然。
它们是美国单边主义政策下,全球盟友体系离心力加剧的必然结果。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任何试图通过胁迫和恫吓来维系盟友的做法,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国家之间最终比拼的,是能否为伙伴带来共同发展,能否为世界提供稳定预期。在这场关乎速度与耐心的长跑中,中国的表现,已经让世界刮目相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