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泰铢汇率低,很多家长想着送孩子去泰国读书能省下钱,一查汇率发现一元人民币能换五泰铢,心里觉得挺划算,像是捡了便宜,可实际过去以后才发现,学费这几年涨得比汇率还快,2019年曼谷好些国际学校一年学费还不到十万,现在动不动就要二十多万,房租也贵了一倍,吃饭要花钱,交通要花钱,课外班也要花钱,全部算下来其实没省多少,反而让家长更发愁。
![]()
很多人觉得泰国是学英语的好地方,认为孩子去了就能轻松说好英语,实际上学校里大部分学生来自中国,老师讲课经常用中文,课堂讨论也多用普通话,孩子放学后还是和中国朋友一起玩,根本没有形成英语环境,真正用英语教学、有选拔标准的学校非常少,像PTIS这样的学校每年能进牛津剑桥的只有一两个,还需要学生本身很优秀,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上名校,泰国并不是避风港,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努力。
![]()
有些家庭选择去泰国读书,比如报名贝赛思或者ISB这类连锁学校,曼谷的贝赛思小学每年学费十四万左右,北京校区要三十多万,确实便宜不少,ISB的高中阶段学费大约二十三万,也比北京低三成,这些学校课程安排稳定,老师教得也不错,适合不希望孩子太辛苦的家庭,孩子压力小一些,心理状态会更好,最后成绩可能不比国内拼命读书的学生差,但那些想申请藤校或牛津剑桥的学生,去泰国反而可能落后,那边环境太宽松,资源不够充足,竞争气氛也弱,孩子容易放松下来,结果或许更不理想。
陪读这件事,多半是妈妈一个人在扛,她得负责租房、做饭、接送孩子、检查作业,还要陪着聊天,在清迈和普吉岛的陪读妈妈群里,好多人说她们情绪快要崩溃,晚上睡不着觉,白天找不到人说话,跟本地人也聊不到一起,工作没有了,社交也断了,连个能倾诉的人都难找,表面上是在给孩子省钱,其实全家都在付出代价,教育投入不只是钱的事,更像是一场情感和精力的消耗战,没有支持系统的话,就算学校再便宜,也可能让整个家庭陷入不停的内耗。
最近不少家长在考虑其他地方,新加坡的政府学校对国际学生开放,马来西亚的优秀私立学校也在扩大招生,虽然学费比泰国稍高一些,但整体上更稳定,课程体系发展成熟,教师经验丰富,治安环境良好,家长不用每天担心安全问题,而且这些地方的升学认可度更高,孩子以后申请大学时不会吃亏,教育选择不再只看哪里最便宜,而是要看哪个地方能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包括学费、师资、安全和日常生活便利。
泰国留学这股潮流最初是由汇率变动引发的,人们觉得占了便宜,后来才发现这是个误解,真正影响孩子教育的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备实力,家庭是否有能力支持,那些想通过低汇率获取教育机会的人,可能最终会遇到问题,泰国本身没有错,但它并不适合每个家庭,选择适合的地方比单纯追求低价更重要,家长需要考虑清楚,是要节省开支,还是让孩子获得扎实的学习和健康的生活,这两方面往往难以同时兼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