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雾来雾去的心灵之悟——再到潘家峪村的随记随感

0
分享至

葛昌秋

11月1日,去潘家峪村。

没想到,清晨雾锁云笼。

一场弥天大雾,把深秋的凉意包起来,又在空中悄悄散开,让人们置身于雾气里,在阴冷中不免有些迷茫。这时大街上冷冷清清,来往的行人在弥漫的雾中放慢了脚步,路上的汽车变得更加谨慎,前行的车打开了左右两只“手电筒”,红色的尾灯如超低飞行的“萤火虫”,提醒车辆保持距离,慢慢行驶过熟悉却又“生疏”的城市,直奔各自的目的地。

唐山学院时尚设计系的党员教师和学生,要去潘家峪村搞党建活动,特邀我参加。因为我想着去见一位当年的幸存者,正好也可以再了解和感知那段沉重又惨痛的历史,是一举两得的机会,晚上我便开始做了功课。



潘家峪,是唐山丰润区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村子历史底蕴深厚,处处可见红色基因。是革命老区村,也是当年抗日的堡垒村,冀东的抗日根据地。几百年来,依偎着燕山的怀抱,潘家峪人平静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续写着一代代繁衍生息的历程。可就是这个小小的村落,却成为中国抗战历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不能不提的地方。1941年1月25日,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惨案,将潘家峪载入人类社会的史册,它记述了一个民族的血泪仇,见证了日本鬼子毫无人性的罪恶。侵略者杀害了1230个村民、灭绝了33个家庭、烧毁了1300间房屋,将1700口人的山村抢劫一空。

然而,潘家峪是个烧不尽、打不垮,永远屹立村庄。潘家峪人,是一群能挺起脊梁、有一腔热血的中国人!当几个血性汉子扛起“复仇团”的旗帜,带着乡亲们的嘱托,担起救国的责任,义无反顾地冲向杀敌的战场,用鲜血和信念为“抗日战士”注解,用枪炮声为报国之志助威的时候,潘家峪的草木都汇入民族救亡的滚滚洪流中。

潘家峪的文字,凝聚了民族精神的力量,与悲愤警醒刻在大山上;

潘家峪的数字,浸透了日本鬼子的罪恶,与血泪深仇植在土地中;

潘家峪的名字,浓缩了人性光辉的种子,与勿忘国耻融在生命里;



说到潘家峪,其实我并不陌生,曾经数次到过这里。多少年后,再次想起与各界青年一起聆听那段历史,拜祭罹难的先人;陪同各地的记者朋友,走进山村感受时代的变迁,品尝乡村振兴的硕果;带领高校的师生到潘家大院,触摸日寇给中国人民留下的弹痕伤疤。每次我都把伤痛中的敬仰留在心里,回来后“痛点”依旧,心情难以平复,“家仇国恨”几个字常常出现在眼前。但心里却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自信。

前辈陈大远创作的《蟠龙山》,是以潘家峪“复仇团”为素材的长篇小说,他让人看到了冀东抗日烽火中,“复仇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激烈斗争的故事。作者既颂赞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和抗战精神,也填补了冀东抗战文学的空白。知名作家长正叔叔的散文《雨后访山庄》,文章记录了他到潘家峪采访的见闻。读者从中学习了历史知识,知道了社会生活。而周学军编著的《血泪证词》,是当年幸存者的口述实录。作为潘家峪惨案纪念馆馆长,他秉持“亲历、亲见、亲闻”的原则,采访了80多位潘家峪惨案的幸存者,成为日本鬼子侵华屠杀中国平民的铁证,也是冀东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史料。他的抢救性挖掘搜集整理,为社会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色教材。



潘家峪村不仅见证了历史,更弘扬了抗战精神。现在的小山村,再也不是老模样。四面环山依绿而居,沟峪纵横曲径而行,生态环境自然优美,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村,被誉为“燕山脚下的吐鲁番”。村里将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结合,实施“红色+绿色”融合发展战略,特色农产、林果种养、农家食品、乡村旅游,既传承革命精神,又打造文旅品牌,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走在一条独具优势的新发展道路上,建成一座特殊的时代精神家园。

大巴车到了潘家峪村口,已是雾去天晴,大家心中豁然开朗。师生们下车驻足,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一下沁入肺腑,放眼望去,蓝天白云远山美不胜收。当把灿烂的阳光披上,顿时,整个身心都融入大自然中,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当即定格,不禁赞叹:这就是潘家峪。



在潘家峪惨案陵园里,矗立的纪念塔,掩映在高大的翠柏树下,一缕阳光穿过树的剪影,如一盏明灯光洒林间。站在4座合葬的大肉丘坟前,师生们深深的鞠躬。系党总支书记项慧新不仅介绍了相关的背景,也就此上了一堂党课。“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是对每一名党员的要求,也是一名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行动标尺。”他讲的直接,说的简练,但挺深刻。到了纪念馆前,一边墙上是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抗日名将李运昌题写的“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几个金色大字重若千钧。面对鲜红的党旗,师生们齐刷刷举起了右手,慧新领誓重温入党时许下的诺言。寂静的山村里,有一种声音在回响。



走进馆内,迎面是1230个姓名,那是被侵略者杀害的潘家峪人,是普普通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一刻,仿佛有1230双眼睛,与每一个参观者对视,透视着一个个心灵,他们呐喊着、控诉着日本鬼子的滔天罪行。此时的无声,却喊醒了正义,喊动了泪水……讲解员一一介绍了文图、场景、人物、事件……

系主任李国生是遵化人,在李运昌、包森、刘诚光等5个人的雕像前,他介绍说小时候就听他们的抗日故事,鲁家峪也是抗日根据地。当年他们战斗在遵化,令敌人闻风丧胆。包森、刘诚光就牺牲在遵化的野狐山和甲山。在冀东这片热土上,有许多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抗战传奇故事。



走出纪念馆,站在平台上环视,东侧的三个白色水泥框架,象有形又无形的窗口,又如巨大的相框,把潘家大院、农家院的柿子、远山和通讯塔框成自然的纪念照。寓意着要牢记历史,要事业有成,要不断发展。高大的纪念塔上,悬挂着一口硕大的铜钟,不远处“勿忘国耻”4个红色大字非常醒目,告诫人们一定要“警钟长鸣”。在墨绿和金黄的秋色里,当看到一面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艳的国旗红一下点燃人们的激情,因为,那是映红中国的旗帜,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骄傲自豪的旗帜。

从党旗到国旗,这是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无数先烈的忠魂,化作一座座高山守护着人民。潘家峪,就是中国现代历史的缩影,是一本传世的教科书。这里的展陈和建筑设计,可谓是匠心独运用。纪念馆能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副其实。



馆外潘家大院门口,乡亲们摆开了摊位,蔬菜水果、红薯小米、粉条倭瓜,自酿葡萄酒和自制的水果罐头等农产品摆放整齐,特别是板栗饽饽,已经成为潘家峪的品牌。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前,幸存者的后人们正享受着现在的乡村生活。走过村头那棵600多年的老槐树,来到89岁的潘树民家。老人是当年的幸存者,也是如今在世的两位幸存者之一。他如同老槐树一样,坚强地生存,幸福地生活。老人穿了一件时尚的衣服,说是外甥给的,胸前印有用英文china演化的红色汉字“中国”,在黑色休闲装上非常拉风,再配一顶旅游帽,老人家很有乡村时尚“代言人”的风范。



可老人时刻没忘那段死里逃生的经历。

2021年 7月18日,他向采访的周学军讲述了不堪回首的往事:“我叫潘树民,1937年出生,潘家峪惨案的时候我4岁,那时我家有父亲潘秀成、母亲赵氏、哥哥秋生6岁,还有爷爷、奶奶,为了躲避战争,爷爷奶奶都在王官营燕子峪的亲戚家住。

潘家峪惨案的时候我家在学校的东边住,是四破五的房子。那是过年的头天,日本子早上五六点钟就开始围庄了,把我们一家四口都赶到西大坑,又赶到潘家大院。进入大院就在大稍门里边的空地上。我妈妈抱着我和哥哥,我爸爸离我们不远,我哥哥就找我爸去了,刚到我爸怀里,就被日本子一枪打死,子弹正打在我哥哥的心口窝,又从我爸的肩膀头穿过,穿了个眼儿。我们就在二门外大石槽南面地上装死,身边的死人躺的一片一片的,我妈按着我脑袋,捂着我嘴,不让我出声音。日本子烧完后又到大院里搜查,看还有没有活着的人,有活着的就再捅一刺刀,也没有发现我们。我爸也是在我们不远处活下来的。

傍晚,日本子走了,我们也不知道,也不敢动。马庄户的人到这庄来了,朝着大院里边喊:“大院里有活着的出来吧,日本子已经从我们马庄户走了”。这样,活着的人就从大院出来,我们顺着河沟到家里,家里的房子被日本子烧了一间半,我还直哭。也不敢在家住哇,就搬到东沟住,在东沟用柴禾搭了个房子,白天到村里干点活,晚上到东沟睡觉。

为了给亲人报仇,潘家峪还成立了“复仇团”,我爸还到战场上抬担架去着。

我有4个女儿,我和大女儿在潘家峪生活。过去生活困难,没有吃的还得借去,现在日子好了,吃穿不愁,孩子还可以上大学。”

周学军将老人的口述整理成文字,做为珍贵的档案资料保存。



师生们听了老人的故事,小院儿里一片陈寂,唯见金黄的玉米棒子,垛起辛勤劳动的收获,堆成秋日农家院的风景。我拉着耄耋老人的手,看着慈祥和善的面容,肤色浓重的内涵,皱纹起伏的状态,让人立刻想到了罗中立老师的油画名作《父亲》。这一刻,老人就是北方山村的《父亲》,饱经风霜苦难的父亲,勤劳善良沧桑的父亲,忠厚朴实幸福的父亲,这是中国农民的缩影。创作者是历史和岁月,版权属于潘家峪。当我们请老人在书的扉页和纪念封上签名时,才知道他没念过书,没拿过笔,没写过名,但老人却熟悉并懂得自己胸前那两个鲜红的大字。

刚入职两个多月的吴宇飞博士,是山东烟台人,今年12月17日,是他入党6周年纪念日。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从胶东到冀东,尽管远隔千里,但擎的是同一面旗帜,灭的是同一群敌人,奔的是同一个目标。第一次来到潘家峪,虽然他曾到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看过电影《南京照相馆》,但看到潘家峪惨案的场景,仍然是“触目惊心”,他一直处于无言中。当听了潘树民老人的经历,“我又想到1230!国家强大才是根本!”他觉得应该珍惜现在的一切,把教书育人当成职业信条。他感到这回的活动非常及时,在讲授设计的专业课上,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有借鉴。“所有的想法都要从现实出发,一定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他认为此行的收获不少,感悟挺多,而且很深。



来自邯郸的王乾坤是大三的学生,潘家峪的很多场景和文物,让他终生难忘。上小学的时候,去家乡的烈士陵园扫墓,他见过肉丘坟,而在潘家峪也有。他认为这也证明了当年日本鬼子在中国任意践踏大好河山,随着屠杀平民百姓的罪恶。他对左权、马本斋、白求恩等人的名字印象深刻。王乾坤是学设计的,也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去年他加入了党组织后,把这事马上告诉了家里。他父亲得知后非常开心,“我家也有共产党员了!”“父亲经常跟朋友们说起,激动的心情总是溢于言表。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党员。”他认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应该有高远的志气、坚毅的骨气、深厚的底气,既要讲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又要讲情怀操守、道德品行,还要讲勤奋学习、报效祖国,随时向党和人民交上优秀的答卷。

因为,一个民族不记得来路就没有出路,一个国家忘记历史就没有未来。



抚时感事,大家都在“忆往昔看今朝”,时尚设计系有38名教师,其中有26名党员,很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说学校讲究立德树人,那么师德必在首位。返程的路上,大巴车变成了“流动的讲堂”,慧新把几个问题布置成“作业”,全都“抛给”了老师们思考,并提示供大学生们参考。

“时尚设计”与“设计时尚”。题目简单明了,但充满了辩证思维。这是我提岀来并与慧新一起琢磨的议题,也是此行从实践感知到理性认识所“悟”的内容。

对于“时尚设计”,结合实际理解,赋予新的内涵。“时尚”是思想意识。从概念理念,到实际实践,在思考中前行。我们的所做所为一定都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担起时代的责任,随时代潮流发展。而 “设计”是育人方略。从成人成才,到成功成事,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路上并非都是天造地设,教师为人师表立标,因材施教有法,尽心竭力帮助学生成长确定方向和目标。

对于“设计时尚”,则是从实践的角度进行诠释。“设计”是专业技能。从构成构图,到选材选料,充分体现专业特色。这是立业之本,是创业创新的关键因素。但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教与学中因势力导,才能打牢基础成就学业。而“时尚”是作品水准。从打底打样,到造型造诣,尽情彰显个性魅力。能否被业内认可,如何引领风尚,市场是检验价值的标准,社会是评判优劣的考官。



回放潘家峪的见闻,再望大山和小路,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已播下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种子,焕发出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村子、院子、房子、旗子、汉子、孩子、柿子……一切都留在了记忆里。此行让人在思辨中领悟真理,在实践中体悟追求,在敬仰中感悟情怀。脑子里越来越清晰,人觉醒了,心就明了,眼就亮了。

面对英烈和逝去的同胞,我们悟信仰。没有信仰,就没了前进的坐标,为了民族的复兴就成了断线的风筝。懂得感恩回报,坚定信念胸怀祖国,才能无愧于伟大时代。

面对百姓和生活的需求,我们悟本领。没有本领,就没了作为的根基,为了国家的强盛奋斗就成了空谈。珍惜现在完成学业,练好过硬的本领,才能创造更美好未来。

面对生者和未来的挑战,我们悟生命。没有生命,就没了人生的梦想,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拼搏就无从说起。锻炼身体健康为本,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抵御一切风险。

雾来的时候,当置身其中并感受着浓雾缭绕的境界,一个人独行在大路上,我可以边走边想着叮嘱自己:雾在眼前,就要选定方向和目标;雾在脚下,就要认清曲折和坎坷;雾在心头,就要辨明是非和优劣……有雾,但不能方向有误,也不能把事耽误,更不能心有旁骛!

雾去的时候,接收着太阳的能量,思忖起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我还可以想着打开天窗说亮话,也是心里话。如果人阳光,赶跑了迷雾,心灵里就阳光了,也就没了阴谋诡计;如果事阳光,吹走了烟霭,行业里就阳光了,也就没了暗箱操作;如果情阳光,驱散了阴霾,家庭里就阳光了,也就没了见异思迁。

雾来雾去,悟去悟来,潘家峪之行,又一次心灵的感悟!



【采写手记】

生命和历史的“活”页文选

葛昌秋

从潘家峪回来,凝视着潘树民老人歪歪扭扭的签名,蓦然间觉得自己打开了一本“生命与历史”的巨著,32495页的大书记录着幸存者的人生轨迹,令人肃然起敬。而在中国人民抗战的浩瀚史册中,老人就是典型的“活”页文选,读来撼人心魄,倍感弥足珍贵。

作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对幸存者的关注由来已久。1996年,纪念唐山抗震二十周年时,我采访了许多幸存者,在《中国青年报》开设了《我与唐山二十年》专栏。之后,拟出《幸存者》摄影专题的拍摄提纲,同时为他们策划组织了多项公益活动,在实践中逐步推进。为此,我成为《记者档案》全国百名优秀记者之一。2008年5月,在汶川大地震灾区的18天中,我拍摄了百位母亲、百名儿童、百个家庭,其中的人物都是幸存者。

幸存者因特殊经历,而更懂得生命的价值,更懂得珍惜的意义,更懂得人间真情,更懂得灾难中谁是依靠。



对潘家峪惨案、潘家戴惨案、鲁家峪惨案(两潘一鲁)幸存者的采访,始于1987年8月,作为“首届唐山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营”的指导老师,带学生到鲁家峪听幸存者讲述了当年的经历。

1991年7月,我同《中国青年报》记者团到潘家峪,进行与幸存者面对面活动。

2014年,为一位摄影者的老八路专题影展,策划带几位摄影师到“两潘一鲁”拍摄幸存者,日报用一个整版刊发了我的作品。

2017年9月,策划组织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的师生到潘家峪村开展社会实践,引导指导学生拍摄幸存者,国家、省市媒体报道。活动获评北京市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案例。

2024年8月,策划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到鲁家峪看望了当年幸存的百岁老党员张申。然后写出两万多字长篇纪实散文《山课》,在国家和省多家媒体发表。

2025年年初,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联系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并在广州找到见证人,同时联系沈阳寻找相关的信息。

今年5月到潘家峪,又想见幸存的潘树民老人,准备将“幸存者”的话题引入大思政课中,特别谋划“两潘一鲁”幸存者的内容。

9月7日,与大学生到潘家戴惨案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看望了幸存者齐广珍老人。写了4000字的通讯《农家小院来了大学生》,国家和省多家媒体报道。

至此,“两潘一鲁”幸存者的“活”页文选的采写已基本完成,其将成为大学生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这种形式的“活页文选”,不仅是教学的“工具书”,突出了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的功能,也是文化和精神传承的“载体”。其针对性强,实效性好。并有亲临直面的优势,又有滋养心灵的作用。而带给学生的情绪价值,更是一般书本所不能比拟的。

现在,这种“活”页文选越来越少,对生命和历史而言不可“复制”。所以,幸存者是时代之宝,既要珍惜,又要保护。但重要的是在弘扬文化和传承精神的实践上多做实事,这也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海兰泡啊,海兰泡!

海兰泡啊,海兰泡!

玖奌杂货铺
2025-08-24 10:34:51
600185,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公布!清仓格力房产,换55亿元现金,彻底退出房地产业务

600185,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公布!清仓格力房产,换55亿元现金,彻底退出房地产业务

鲁中晨报
2025-11-18 22:04:04
张艺谋也没想到,金鸡奖结束的第二天,他就被扒了一个底朝天

张艺谋也没想到,金鸡奖结束的第二天,他就被扒了一个底朝天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9 01:29:39
“被教练强吻了,他是喜欢我还是玩我?”

“被教练强吻了,他是喜欢我还是玩我?”

健身厨屋
2025-11-07 14:31:01
全美直播!开拓者迎战太阳,全队5人伤停,杨瀚森被召回有望登场

全美直播!开拓者迎战太阳,全队5人伤停,杨瀚森被召回有望登场

球盲姐
2025-11-19 09:18:29
为了嫁50亿富豪甩了周一围,丈夫入狱后,她成了内娱最大的笑柄

为了嫁50亿富豪甩了周一围,丈夫入狱后,她成了内娱最大的笑柄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0-19 15:02:20
46岁吴尊近况曝光,脸颊凹陷瘦了好多,与网红吃大餐局促不安

46岁吴尊近况曝光,脸颊凹陷瘦了好多,与网红吃大餐局促不安

心静物娱
2025-11-18 09:19:05
53岁慈禧私通20岁侍卫,皇宫等级森严郁郁寡欢,李莲英一招解决

53岁慈禧私通20岁侍卫,皇宫等级森严郁郁寡欢,李莲英一招解决

东吴小乔Q
2025-11-18 08:17:05
中央督察组进驻江苏、浙江、安徽3省

中央督察组进驻江苏、浙江、安徽3省

上观新闻
2025-11-18 18:32:05
陈妤颉百米夺冠后不到13个小时又上赛场 跑23秒98晋级200米决赛

陈妤颉百米夺冠后不到13个小时又上赛场 跑23秒98晋级200米决赛

劲爆体坛
2025-11-18 10:34:19
广东这座火车站将大变身!7台16线将翻倍,天河CBD迎高铁时代

广东这座火车站将大变身!7台16线将翻倍,天河CBD迎高铁时代

交建动态
2025-11-19 08:06:08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策略述
2025-11-18 13:14:08
已婚女员工陪酒身亡身上还有老板体液?!她肚脐下青紫痕迹值得深挖…

已婚女员工陪酒身亡身上还有老板体液?!她肚脐下青紫痕迹值得深挖…

浪花妈妈
2025-11-17 23:40:50
救人时接触私密部位算侵入吗?网友:不是,命都没了还在乎这些啊

救人时接触私密部位算侵入吗?网友:不是,命都没了还在乎这些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02 00:10:03
拒绝撤回涉台言论、年底可能参拜靖国神社,高市早苗打的什么牌?

拒绝撤回涉台言论、年底可能参拜靖国神社,高市早苗打的什么牌?

今日段评
2025-11-19 08:00:11
南京一5A级景区内朱元璋介绍牌被指出现低级错误,景区回应:或是广告公司打错字,将拆除更换

南京一5A级景区内朱元璋介绍牌被指出现低级错误,景区回应:或是广告公司打错字,将拆除更换

三湘都市报
2025-11-18 18:41:11
扮演毛泽东女特型演员大火后,丈夫反感:毛主席是伟人,她是女人

扮演毛泽东女特型演员大火后,丈夫反感:毛主席是伟人,她是女人

历史龙元阁
2025-11-18 07:45:09
美国也顶不住了?特朗普让步:牛肉等200多种食品进口关税全免!

美国也顶不住了?特朗普让步:牛肉等200多种食品进口关税全免!

瑶卿文史
2025-11-19 09:27:15
医生多次强调老人立刻停止食用3种坚果,吃得越多,肺会越差

医生多次强调老人立刻停止食用3种坚果,吃得越多,肺会越差

观星赏月
2025-10-24 13:36:16
熊猫杯国足战平乌兹别克,两点很奇葩:美甲哥被罚下全队零射正

熊猫杯国足战平乌兹别克,两点很奇葩:美甲哥被罚下全队零射正

姜大叔侃球
2025-11-18 22:14:45
2025-11-19 10:11:00
记录者网 incentive-icons
记录者网
记录瞬间,分享美好
8746文章数 2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南部空军发布"别太狂":我和战机凌空一击 将它"干掉"

头条要闻

南部空军发布"别太狂":我和战机凌空一击 将它"干掉"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大规模宕机!美国多个网站崩了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脱胎换骨的优秀底盘Get 新款享界S9动态驾驶体验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房产
手机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数码要闻

华为二合一平板电脑MatePad Edge官宣 25日下午发布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手机要闻

一加Ace 6T首发超8000mAh电池+100W闪充 网友:only一加can do

军事要闻

中方代表:日本毫无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