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这事儿,从特朗普上台那会儿就开始没完没了,现在到了2025年,还在继续上演。斯科特·贝森特作为美国财政部长,今年年初上任后,就成了处理对华贸易的主力。他在各种场合表态,说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如果硬扛到底,会犯大错,还会丢掉一些原本享有的贸易优惠,美国手里捏着最大的牌。贝森特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美国贸易逆差的现实情况,他觉得美国作为进口大国,能通过关税工具来施压,顺差国像中国那样依赖出口市场,容易吃亏。
![]()
贝森特背景是华尔街老手,早年帮索罗斯基金赚了不少钱,对全球经济格局看得清楚。他上任后,特朗普政府就把贸易政策推向更激进的方向。2025年头几个月,美国就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从10%起步,后来层层加码。贝森特在4月的一次CNBC采访中,直接点名中国升级贸易对抗是个错误选择,因为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量远小于中国对美的出口额,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这让中国在关税战中处于劣势。他还提到,其他贸易伙伴都在排队等着和美国谈条件,中国如果不让步,就会失去优先谈判的机会。
贸易逆差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的痛点。2024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达到2954亿美元,比前一年还涨了5.8%。贝森特认为,这不是单纯的不公平贸易造成的,而是全球供应链分工的结果,美国企业把生产移到中国追求低成本,导致进口激增。但他不认可这个现状,坚持要用关税来平衡。特朗普第二任期一开始,就签署行政令,设定10%的基准关税,对中国等顺差国更高,最高到54%。中国那边回应也快,4月初就对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和石油等加征关税,从10%到15%不等。这来来回回的加码,让全球市场都晃荡起来,股市跌,供应链乱。
![]()
贝森特的话里有层意思,他觉得中国作为顺差国,在贸易战里总会输,因为依赖美国市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多,涉及电子产品、机械和消费品,如果关税高企,企业成本上升,竞争力就弱了。美国这边,虽然消费者会面对物价上涨,但贝森特算的账是,美国能通过转移供应链到越南、印度等地来缓冲冲击。他在采访中举例,说贸易历史证明,顺差国在对抗中吃亏大,美国有逆差这个王牌,能逼对方让步。其他国家像欧盟和日本,也开始调整策略,欧盟批评美国关税不合法,启动200亿欧元的报复,但同时也在和美国谈条件,避免全面开战。
事情发展到4月中旬,特朗普威胁加50%关税,总税率到104%,中国跟进到84%,还暂停稀土和磁铁出口。这稀土事儿成了导火索,中国控制全球大部分稀土供应,美国电动车和国防产业都靠这个。贝森特后来在10月的采访中,说中国在稀土上“开火”是个真实错误,因为这不只针对美国,还影响全球供应链,其他国家也不会坐视不管。他觉得中国这么做,等于是给自己挖坑,丢了在国际贸易中的特权地位,美国作为最大消费市场,有底气不退让。
![]()
谈判过程挺曲折的。5月初,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去瑞士,和贝森特见面。双方谈了几天,焦点在产业链分工上,中国强调自己的制造业优势,美国逆差是企业选择的结果,不是补贴或倾销。贝森特承认贸易战伤及美国产业,物价压力大,但坚持要中国承诺买更多美国农产品,帮着管制芬太尼前体化学品。5月12日,他们签了联合声明,美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中国相应取消91%,还暂停24%的对等关税。这声明让市场松口气,股市小涨,企业开始恢复采购。
但这不是结束。5月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延长对华301调查豁免,到8月底。8月间,又在斯德哥尔摩谈,确认承诺,调整部分税率。10月底,特朗普和中方在釜山APEC峰会见面,进一步敲定细节,中国同意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暂停稀土出口控制一年,美国降低芬太尼相关关税10%,暂停实体清单扩展。贝森特在峰会后对媒体说,这个框架避免了100%关税,是双方让步的结果,中国如果早点不硬扛,就能保住更多优惠。
![]()
贝森特这人,在华尔街混久了,讲话直来直去,不拐弯。他支持特朗普的保护主义,但也知道贸易战没赢家。美国总贸易逆差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就涨了21%,到2020年商品逆差9160亿美元,证明关税不是万能药。贝森特在4月演讲中承认,对华贸易战不可持续,需要降级,但他把责任推给中国,说他们的升级是失策。美国企业其实也喊苦,供应链转移成本高,消费者买东西贵了10-20%。
![]()
中国这边,通过RCEP和一带一路拓宽市场,和东盟贸易额涨47%,90%商品零关税。和沙特合作建炼油厂,每天处理40万桶原油,转成化工品。这让中国在贸易战中更有回旋空间,不那么依赖美国市场。贝森特的话听着强势,但现实是,美国盟友也不全买账,日本企业加速去美国化,欧盟启动报复关税,显示美国孤立不了中国。
特朗普政策到2029年结束,贝森特处理了不少事儿,包括对俄制裁和阿根廷援助,后来回金融圈。贸易战这事儿,表面看美国握大牌,但长远来说,全球经济 interdependence,谁都伤不起。贝森特强调美国逆差优势,但忽略了创新和投资的重要性。中国制造业升级快,美国如果只靠关税,难解决根源问题。
![]()
整个事件反映出大国博弈的现实。美国想重塑供应链,中国想维护出口地位。贝森特的话接地气,说中国玩一对二的牌,赢面小,但实际情况更复杂。中国外汇储备多,市场大,能扛住压力。美国国内通胀高,选民不满意物价涨,逼政府让步。10月框架协议后,关税降到47%,企业松绑,但不确定性还在,随时可能再起波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