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地球的体积是月球的49倍之多,但这种数字上的对比是苍白的,真正带来视觉冲击的是它在天空中的“视直径”,从月球的视角看,地球在天空中所占据的面积,相当于14个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满月!
![]()
它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光点,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庞大的球体,悬挂在那片绝对的黑暗之中,更令人震撼的是它的光芒,地球不仅仅是“更大”,它还“更明亮”,月球本身是一颗暗淡的、布满灰色尘埃的岩石,它只能反射大约12%的阳光。
![]()
而地球则完全不同,我们这颗星球拥有广袤的、深蓝色的海洋,有时刻变幻、如同白色丝绸般的云层,还有覆盖陆地的冰川和大气层,这一切共同作用,使地球成为一个高效的“反光镜”,其反光高达30%以上。
![]()
因此,在月球上呈现出来的“满地”,其亮度会比我们看到的“满月”耀眼数十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宇航员们成为第一批亲眼目睹这一景象的人类时,他们都经历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理转变,后来这种转变被命名为“总观效应”。
![]()
阿波罗8号的宇航员威廉·安德斯拍摄了那张标志性的“地升”照片,在这张真实的照片中,整颗蔚蓝色的、如大理石花纹般精致的地球,正从死寂的、灰色的月球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悬浮在黑暗无边的太空里。
![]()
从这个视角,地球就像一颗精美的、脆弱的蓝色弹珠,镶嵌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之中,它看起来如此之近,仿佛伸手就可触及,却又如此遥远,隔着38万公里的真空,当身处在这片绝对寂静、色调单一的陌生环境中,回望我们全人类,所有历史、所有战争、所有欢乐与悲伤吗,共同的星球家园时,宇航员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敬畏。
![]()
但紧随其后的,是一种深刻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孤寂感,甚至是一丝恐惧,在这无垠的黑暗中,那颗小小的蓝色星球是唯一的绿洲,宇航员阿兰·宾曾描述道:“你意识到自己和地球上的一切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
由于月球被地球的引力“潮汐锁定”,它始终只有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这就是为什么你从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但反过来,如果你站在月球的“正面”,地球并不会像月亮一样“东升西落”。相反,地球会几乎“固定”在月球天空中的某一个位置,像一幅永远悬挂在那里的、永恒的画作。
![]()
站在月球上,你将成为一个终极的天文学家,你能用肉眼清晰地察觉到地球在缓慢而坚定地自转,你不需要等24小时,由于月球的公转周期,地球的自转在视觉上会加快,你会看到一幅动态的“世界地图”在眼前循环上演。
![]()
在月球上,天空永远是纯粹的黑色,即使在太阳的强光下也是如此,这使得地球的轮廓和色彩更加锐利,同时背景中的繁星也变得无比清晰和璀璨,它们不再闪烁,只是像亿万颗钻石一样冷酷地、密集地钉在黑色的天鹅绒上,衬托着那颗唯一充满活力的蓝色星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