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停车遇到这种树,赶紧走!

0
分享至

11月6日,有嘉兴市民在网上发了自己刚提的新车被虫“咬”的照片,并提醒,谨慎停在栾树下,它还会往里钻。从照片上看,虫子呈棕褐色,细看,两侧有多只绒毛状的“小细脚”,车主说的被咬部位应该是车子的塑料件连接处,有几处明显的小窟窿,“一边咬一边往里钻”。




栾树里的是什么虫

究竟是谁在啃食车辆?

“有点像夜蛾幼虫。”看到记者的照片后,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张绍勇表示,虽然不是高清图,根据自己的经验暂时这么判断,具体得等自己抓到虫子研究下才能定论,“很有兴趣”。


对于有些懂行网友说的是“切根虫,它的颚超级硬”,张绍勇说,“切根虫又称小地老虎,是夜蛾科地老虎属的一种,确实能消化木质素这些。”


夜蛾幼虫是一个非常大的家族,它们长大后就是我们晚上常常见到的“扑棱蛾子”。

为什么夜蛾幼虫会被怀疑有能力咬坏车子?

这要从它们的身体结构和习性说起。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强大的咀嚼式口器。夜蛾幼虫拥有非常典型的咀嚼式口器,主要包括一对坚硬、带齿的上颚。它们依靠这对强大的“大牙”来啃食植物的叶片、茎秆、根部甚至果实。一些钻蛀性的种类,甚至能钻入坚硬的植物组织内部。

当它们爬到车辆上时,可能会出于探索、寻找化蛹地点,或磨砺口器的本能,对某些障碍物进行啃咬。车辆上的塑料部件(如电线护套、传感器套管等)的硬度,可能恰好在其上颚的处理范围之内。


虽然大部分夜蛾幼虫以植物为食,但它们并不总是能分得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在寻找食物或栖息地的过程中,它们会啃咬沿途遇到的各种物体进行试探。” 很多夜蛾幼虫有夜出习性,这增加了其行为的隐蔽性,车主很难当场发现。

记者查询后发现,浙江地区栾树滋生虫子的报道的确有,基本每年都会发生,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

春季,以蚜虫居多,会分泌黏性蜜露,污染车身、地面,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地都有过报道。秋季,以啃咬类害虫,就是夜蛾幼虫居多,啃食车辆塑料部件,造成孔洞,这两天温州、嘉兴就有报道。



但是,目前关于车辆被咬的报道,多来自车主和网友的推测,尚未有昆虫学家的权威鉴定报告确认就是夜蛾幼虫所为。

所以,确切说,夜蛾幼虫确实是“嫌疑犯”之一,而且是一个拥有“作案工具”(强大口器)和“作案动机”(探索、磨牙)的合理怀疑对象。

除了夜蛾幼虫,一些其他昆虫也可能具备类似的能力,例如某些种类的甲虫幼虫(如天牛幼虫,拥有极强的咀嚼力),蟋蟀或螽斯(也拥有发达的咀嚼式口器)。” 张绍勇说。

为什么会种植栾树?

资料显示,栾树,别名灯笼树、摇钱树等,是无患子科栾属的落叶乔木或灌木。

据江南晚报此前采访,大约在2010年—2020年期间,栾树开始被引入无锡的道路绿化,主要用于丰富落叶色叶树种比例,提升秋季景观效果,弥补香樟、广玉兰等常绿树中的不足。

据统计,截至2022年,无锡市管绿地共种植13500余株栾树,数量仅次于香樟。太湖大道、凤翔路、隐秀路、贡湖大道都是以栾树为主的道路。


无锡山水东路两侧的栾树 (张权/摄)

无锡绿化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栾树树形整齐、色叶表现优良,但在后期的引进种植过程中也发现,相比其他树种,栾树存在蚜虫等病虫害的比例会多一些,因此,无锡现在对绿化树种的使用更强调植物多样性,避免单一树种过度使用。

此前,已有不少无锡市民反馈,春夏相交的时节,栾树下方总是十分黏腻,仿佛树上在“滴油”,这些黏液就是蚜虫惹的祸。

据此前报道,无锡出现的蚜虫主要是栾多态毛蚜,主要寄居在栾树上。蚜虫在无锡有两次盛发期,第一次出现在4月中旬,这时候适逢栾树发芽;5月为第二次盛发期,是栾树长叶期间。蚜虫爱吃嫩叶,“吃饱喝足”后会产生大量分泌物,也就是那些黏答答的“细雨”。


因此,无论是从防虫咬还是防黏液的角度,都不建议把车停在栾树下方。

编辑:李旭

责 编:金钟

校对:罗丹硕

编审:祝建新

来 源 :江南晚报此前报道、都市快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枪杀美医保高管嫌犯路易吉:被曝曾学习狱中生存之道,在监狱内“非常受欢迎”

枪杀美医保高管嫌犯路易吉:被曝曾学习狱中生存之道,在监狱内“非常受欢迎”

红星新闻
2025-11-09 17:21:11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墨印斋
2025-11-08 15:28:54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新民晚报
2025-11-08 18:35:20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09:12:05
《繁花》后续影响来了!唐嫣被曝新剧延迟开机,杂志封面取消拍摄

《繁花》后续影响来了!唐嫣被曝新剧延迟开机,杂志封面取消拍摄

萌神木木
2025-11-09 15:35:42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历史伟人录
2025-11-08 16:12:29
俄罗斯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坠机身亡

俄罗斯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坠机身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18:58:06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蜻蜓世音
2025-11-09 12:22:16
李连杰脱衣辟谣“换心脏”传闻;近期其发布多条视频精神饱满、头发乌黑,与年初憔悴状态对比鲜明引猜测

李连杰脱衣辟谣“换心脏”传闻;近期其发布多条视频精神饱满、头发乌黑,与年初憔悴状态对比鲜明引猜测

极目新闻
2025-11-09 17:58:38
2025斯诺克国锦赛决赛第一阶段:吴宜泽暂5-4领先希金斯

2025斯诺克国锦赛决赛第一阶段:吴宜泽暂5-4领先希金斯

懂球帝
2025-11-09 17:25:24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俄副总理自曝参战:用狙击步枪还击乌军!俄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俄副总理自曝参战:用狙击步枪还击乌军!俄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2:55:11
浙江女首富“栽”了,崇拜许家印投资房地产,800亿资产一夜归零

浙江女首富“栽”了,崇拜许家印投资房地产,800亿资产一夜归零

历史伟人录
2025-11-08 16:11:05
事出反常,东大为什么忽然沉默了?

事出反常,东大为什么忽然沉默了?

每日一见
2025-11-09 12:33:19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1966年傅雷夫妇选择自缢,儿子傅聪多年后回忆:父亲之死是必然,母亲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1966年傅雷夫妇选择自缢,儿子傅聪多年后回忆:父亲之死是必然,母亲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花开无田
2025-10-27 23:37:04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4:54:24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比利
2025-11-08 00:01:08
变压器四巨头:谁能吃下5万亿新电网蛋糕?

变压器四巨头:谁能吃下5万亿新电网蛋糕?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09 14:24:31
115岁的李陈氏,出生于清朝的“老宝贝”|面孔

115岁的李陈氏,出生于清朝的“老宝贝”|面孔

大象新闻
2025-11-09 09:38:06
2025-11-09 20:39:00
江南晚报 incentive-icons
江南晚报
无锡地区平面媒体
27101文章数 707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红魔游戏本 16 PRO・2026 款 RTX5070Ti 版本首销,16999 元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