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倒着说。你见过谁罚球线起跳还能踩在线前一拳的位置?文班亚马就这么干了,慢镜头一放,全场愣住。脚尖离罚球线还差那么一段,人已经在空中滑翔,接着“哐”一声扣进篮筐。那一瞬间,球迷不喊了,解说卡壳了,连社交媒体都安静了几秒。不是因为震撼,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人类打篮球打了快一百年,头一回看到这种画面——像是科幻片里的镜头被剪进了现实比赛。
![]()
NBA那帮坐在会议室里啃三明治的高管,估计当晚集体失眠。不是因为财报,也不是因为转播合同,是因为一个2米26的法国年轻人轻轻松松干了件让所有防守体系显得可笑的事。新赛季才刚开始,媒体就已经疯传他身高飙到至少2米26,臂展更是逼近2米5。这不是打球,这是降维打击。奥尼尔当年称霸内线靠的是吨位和力量,可放现在,面对文班亚马这种“会移动的塔吊”,撞上去怕是要自己弹飞出去。
![]()
更离谱的是他的动作协调性。你以为他是个笨重的巨人?错。罚球线起跳对他来说,就跟普通人跨个马路牙子差不多轻松。有网友说:“这不等于让我助跑三米跳出自家阳台?”话糙理不糙。篮球发展到现在,科技、训练、营养全都在升级,球员体质早就不是二十年前那套逻辑能解释的了。以前改乒乓球大小是为了延长回合,现在呢?难道真要把篮筐抬高10厘米,或者干脆把球场拉长10米,罚球线往后移2.5米,专门治这些“非人类”?
你别说,还真有人认真讨论这个方案。不是玩笑,而是恐慌。规则制定者怕的不是一个人能飞得多远,而是这项运动的基本框架会不会从此崩塌。当一个球员可以用几乎静止的起跳点完成从前必须全力冲刺才能做到的动作时,防守还有什么意义?裁判怎么判罚?摄像机都跟不上他的滞空节奏。
![]()
而且这事还有连锁反应。年轻一代看着文班这么跳,以后训练是不是都得按“飞行模式”设计?健身房要加装弹跳辅助器?青少年比赛要不要分“普通组”和“异能组”?想想都觉得荒诞,可现实就是正往那个方向滑。
篮球是人的游戏,但文班亚马让人开始怀疑:他还是“人”这个范畴里的选手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