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民排队买票,烟票换鸡蛋,特供烟成身份标签
![]()
那时候买烟不能直接掏钱,得用烟票,就像粮票油票那样按户发放,一家每月只给几张,烟不够分,有人拿鸡蛋换烟票,也有人悄悄用粮票倒手买卖,虽然明面上禁止,私下里大家都这么干,到了八十年代末,这规矩渐渐松了,烟票也就没人再当回事了。
![]()
各地的烟厂都自己生产香烟,这些香烟也不在各地之间流通,上海的大前门和飞马,天津的恒大和郁金香,算是能够卖到外省的中档烟,中华和牡丹属于顶级货色,普通人不容易买到,只有干部过年过节时才能分到一些,民间流传一句顺口溜,"省中华,地牡丹,一般干部迎春烟",听起来像是开玩笑,其实是真事,便宜的烟比如武汉的大公鸡,河南的山羊,广东的羊群,一盒只要几毛钱,老百姓天天都抽这种烟。
![]()
有些烟草专门供给特定人群,辽叶烟只卖给乘坐飞机的人,现在它的烟标都成了稀罕东西,芒果烟是1968年的事情,当时外宾赠送了芒果,新郑烟厂就推出了这款烟,还把包装做成芒果的样子,挺有意思的,吉林的银象和人参烟卖一块零一分一包,比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还贵,部队干部才能抽大刀烟,排级以上的人才有份,这已经不是烟,而是身份的象征。
![]()
以前的香烟没有过滤嘴,抽起来会呛嗓子,到了七十年代开始流行带过滤嘴的烟,像石林和洛河这些牌子因为口感好点,就成了大家愿意买的牌子,烤烟的工艺比较麻烦产量也低,后来就慢慢被新品种取代了,凤凰牌香烟最早是南洋烟厂生产的,五十年代末归到上海卷烟厂管理,六六年因为运动原因停产了,烟标上画着凤凰于飞的图案,现在看起来还挺好看。
![]()
天津那时候烟牌子可真多,有郁金香、战斗、墨菊、恒大、银球、双猫这些,加起来二十多种,本地人都说那是烟民的天堂,陕西的洛河烟包装上用的是手写红字,八十年代好多人抽这个,一直到停产都没换过包装,云南的石林烟是白盒的,上面印着石林的风景,它是当地唯一带过滤嘴的烟,现在早就见不到了,河南那边除了大刀和芒果,还有洛河烟,这三种一起卖过,广东常见的有双喜、大重九、椰树、飞鹰、丰收这些牌子,东方红的烟丝还可以单独买,湖北有红金龙、白金龙、红雁、大公鸡、山羊这几种,分不同档次,钱不多的人抽山羊,条件好点的就抽红金龙。
![]()
在商店里可以只买一支烟,不用非得买整包,街上有人蹲在路边捡烟头,抽剩下的半截也行,烟标收藏慢慢流行起来,特别是像辽叶、凤凰这种已经停产的牌子,有人专门收集这些,便宜烟的包装做得糙,纸也薄,但味道重,不像现在那些靠香精调出来的烟,一口下去全是烟气,反倒让人觉得实在。
![]()
我小时候看见爸爸把烟票夹在书本里,他说是怕被妈妈收走,他平常抽的是山羊牌香烟,有时候运气好能买到一包牡丹烟,全家人都跟着高兴,那时候的香烟不算是消费品,而是重要的资源,是人情的象征,也是身份的体现,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人们抽烟,抽的不是烟叶本身,而是当时的日子。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