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新一轮磋商完成,特朗普政府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一方面是中国恢复购买美国大豆了;另一方面是稀土反制按下了暂停键。
![]()
停靠在港口的大豆运输船
就在最近几天,美方陆续宣布了消息。先是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放风称,中方“已同意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近期已经下单了4船美豆,年底就能陆续装运了;
随后,白宫也发布了消息,称依据中美会谈成果,中方将暂停稀土管制措施、并终止对美国半导体供应链企业的相关调查。
看得出来,过去这段时间,中方双管齐下,对美方展开的精准反制,的确是让特朗普政府“头疼不已”。
以至于在双方谈完之后,美国财长贝森特依然心有余悸,希望中方不要再用这一招了。
不过为了找补一下面子,贝森特选择软话硬说,反过来要求中方在稀土等贸易问题上“不能出尔反尔”,不然的话,美方随时准备“再次提高对华关税”。
![]()
美国财长贝森特
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美国希望中国能够成为“值得信赖的可靠伙伴”,我们不想“脱钩”,但也准备好动用“最大杠杆”,来“降低风险”。
贝森特这番话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但其实只要代入当前的场景中,就会发现:美方焦虑的心态、和无奈的妥协,溢于言表。
这位自称“也是豆农”的内阁高官,一边对着媒体宣称“美国豆农的困境将缓解”,一边又对华抛出强硬警告,本质上是美方既渴望中国市场,又不愿放弃遏制打压的惯性思维。
从美国国内政治层面来看,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农业州选票对执政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贝森特的双重身份,在此刻显得尤为微妙:他持有北达科他州价值2500万美元的农田,每年租金收入超百万美元,既是内阁高官又是利益相关者,其表态难免掺杂个人与政治考量。
![]()
美国豆农
因此,以贝森特为代表的“生意派”,看重经济数据与选票,急需稳住中国订单,来安抚广大豆农;
而以贸易代表格里尔为代表的“鹰派”政客,则视合作为“绥靖”,企图通过强硬姿态来对华施压。
这种“前台握手、后台拆台”的乱象,在此次大豆贸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贝森特刚宣布“中美达成共识”的好消息,格里尔就紧接着就宣布“对中国的调查还将继续”,全然不顾美方才是协议的破坏者。
在此背景下,贝森特只能口头上展示出“强硬姿态”,实际行动上推动中美磋商解决经贸分歧。
![]()
贝森特和格里尔
然而荒诞的是,贝森特要求中方“不要出尔反尔”,这套说辞本身就漏洞百出,完全是把美国的一贯操作,镜像折射到了中国身上。
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中美交锋,美方每每前脚对华作出积极承诺,后脚就无视共识对中企悍然出手,这才是真正的出尔反尔、反复倒退,也让中美关系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波折。
如今中方恢复采购美豆,贝森特却拿这套说辞来要求中国,不仅站不住脚,也暴露了美国自身的底气不足,所以才会如此担心中方随时可能叫停大豆订单、收紧稀土出口管制。
至于“加税”的警告,则更像是一场色厉内荏的政治表演。
身为美国财长的贝森特不可能不清楚,在美债高企、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的背景下,对华加税无疑是“自戕之举”。
![]()
中美关系
随着中国的多元化供应链日益稳固,这场博弈的胜负早已清晰。美方若真的选择加税,注定只会重蹈覆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