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到1941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这四年间,中国一直是孤独地和日军作战,虽然期间先后有德国和苏联的援助,但他们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很快就停止了对华援助。到了1941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这年12月,日军偷袭了美军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被拉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美国被牵扯进二战后,美国联合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也就在这一刻起,中国再也不再孤独地抗战了。
![]()
在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后,经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名,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也欣然上任,于是立即叫美国政府给他派个参谋长。就这样,后来跟他打得不可开交的史迪威就这样来到中国了。其实,史迪威和蒋介石这两个人本来就合不来。在中国战区成立后,这两人就经常发生过争执,史迪威说蒋介石是一根筋,蒋介石说史迪威是傻子。不过这俩人虽然经常吵架,但矛盾并不大,而后来爆发了一场会战使这俩人的矛盾升级了。这场会战就是豫湘桂会战,日本那边叫做一号作战。为什么这场会战使他俩的矛盾升级了呢?
在一号作战的那篇文章说过,日军行动起于蒋鼎文第一战区。在1941年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华北方面军为策应阿南惟几的第11军,在河南进行牵制作战,曾一度攻占郑州,但马上又撤了出来,回到黄河北岸,却在南岸留下来一座霸王城据点。当时第一战区拥兵四十多万,但司令长官蒋鼎文无能,副司令长官汤恩伯也失去了抗战初期的朝气与活力,对霸王城的少数日军无动于衷。1944年,日军华北方面军在霸王城日军的策应下突破黄河防线,第一战区的部队一触即溃。河南的惨败让许多人看到了蒋介石政府的无能,这许多人里面就包括史迪威,后来日军又三个小时攻破了长沙,这加深了史迪威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于是,史迪威开始通过美国政府逼迫蒋介石交出军权,由自己统领中国军队对日作战。这个缺少作战经验的美国人也想在战争中露一把手。
![]()
1944年6月长沙沦陷后,日军又朝着衡阳开去,此时的蒋介石要第10军军长方先觉死守衡阳。蒋介石之所以要方先觉死守衡阳不仅仅是衡阳的重要性,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他想把衡阳守住,利用这一点来争夺他和史迪威较劲的主动权。一开始,蒋介石只是让方先觉在衡阳守上7天到10天,等待援军的到来。可是呢,援军虽然一度靠近衡阳,但还是被日军给打了回去。最后,方先觉在一无援兵、二无药品、三无粮食的情况下死守衡阳47天。在这47天的时间里,第10军曾有很多次突围的机会,但蒋介石就是不松口,导致了第10军失去了突围的最佳时机。
衡阳陷落后,日军又朝着广西前进,在广西全州守备的是从中国远征军抽调过来的陈牧农第93军,都是清一色美式装备,但陈牧农却在日军到来之前就爆破了城内150多万发步机枪子弹和带不走的军需品,一枪没开就把全州送给了日军(后来被枪决)。这件事让史迪威十分生气,因为这些物资都是中美混合空军冒着生命危险经驼峰航线运过来的,陈牧农实在是胆大包天,而蒋介石也到了他地位难保的时刻。
![]()
在此之前,美国驻桂林领事馆林沃德给华盛顿的报告中想在中国西南建立一个“西南联防政府”的新政权,用来应对中国局势。这个新政权有三个目的,一是取代重庆独裁政府;二是实现国家统一,全民动员击败日本;三是与盟国紧密合作。这个新政权的目的中有一条是取代重庆独裁政府,也就是取代蒋介石独裁政府,这本来就合史迪威心意,所以史迪威是支持的。据说张发奎、余汉谋、龙云、薛岳和四川、西康等军阀都参与进来了,但后来张发奎回忆自己并没有参与,而薛岳等人有没有参与我们也不知道。总之,史迪威是很积极的。可最后呢,美国政府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迫使蒋介石下野,但还是想让蒋介石交出军权。
全州沦陷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向蒋介石下了最后通牒,蒋介石眼看自己已经没什么主动权了,于是就表示同意由美国人出任中国军队总司令,但他也有个条件,条件就是:这个人不能是史迪威。最终,罗斯福还是妥协了,用温和的魏德迈取代了史迪威。就这样,蒋介石保住了自己的军权。
关注我,带你走进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