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亨利八世是个奇葩。如果用我们古代的思想观念来衡量他,那么,他是个悲摧君主;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待他呢,他无疑是个渣男。
原因是什么呢?他想要生儿子,选择了离婚再离婚,一生结了六次婚,把两个王后送上断头台,把自己的亲身女儿废为庶人 ——真是六亲不认,虎毒不如啊。放在中国古代,君主要生儿子,天经地义,没必要跟皇后离婚啊,三宫六院哪一个生了儿子都可以继承啊;但是用今天的观点来看,他这种搞法确实一渣到底了。
但是,也得亏这个渣男国君的一番折腾,他通过离婚而推动了宗教改革,实现了英国的民族独立,为大国崛起奠定了基础。什么?这个货色居然渣到极致造福了国家?太离谱了吧?
话说亨利八世本来没有继承权。他哥哥亚瑟才是王太子。英国当时很穷,英王亨利七世为了制衡欧洲强国尤其是法国,就与西班牙王室联姻,从而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在他的一手操办下,亚瑟与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结婚。这本来是一段很美好的婚事,可惜天意弄人,亚瑟英年早逝。凯瑟琳丧偶以后本该回娘家改嫁。亨利七世不愿意。这么一个宝贝儿媳妇回娘家了,我们英格兰和西班牙的联盟关系不就动摇了么?更何况,凯瑟琳公主的嫁妆是多么的丰厚!于是,亨利七世挽留了凯瑟琳,对她说: “我还有一个亨利。将来他会成为亨利八世,而你就是王后。”
此时的亨利只有十一岁,而凯瑟琳也才十六岁。
![]()
凯瑟琳此时面临困境,回到西班牙,她的母亲已经去世,她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那么,她还不如留在英国当王后。所以她也同意这个婚姻。
但是,要把这两个孩子撮合起来也很费周折。因为罗马教廷认为弟弟娶了嫂嫂,违背了教义,必然受到上天的惩罚。亨利七世为了促成这个婚姻不得不开展外交斡旋,凯瑟琳也说自己同亚瑟没有圆过房,婚姻无效。就这样,教廷才勉强同意。
1509 年,亨利八世继承王位,并且也迎娶了凯瑟琳。
从结婚这件事情上,亨利八世看到了天主教会对英国的影响和控制是多么强大。
其实,在亨利七世时期,英国就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将天主教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教会势力在英国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教会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其势力影响着英国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
此时的亨利八世精力充沛,学识渊博,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观察和思考。在结婚这件事上所经历的阻碍和周折,会不会让他对天主教感到厌恶?作为国王,他要低下高傲的头颅,调动各种资源换取教会的认同,这会不会让他感到屈辱和荒谬?
教会势力让这个渴望大展宏图的年轻君王感到不自由。但他还没有达到与教会决裂的程度。他依然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因为要离婚而与教会决裂。
![]()
亨利八世与凯瑟琳公主的婚姻一直持续着,凯瑟琳也很本分,她先后生育五个孩子,但只有一个玛丽公主活了下来——后来她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亨利八世越来越焦虑,他迫切地需要一个儿子来继承王位。但是,根据当时的教义,国王只有与王后生下来的儿子才有继承权,而欧洲又实行一夫一妻制,就算贵为国王,也只能有一个妻子。
凯瑟琳王后年过四十却还没有生育男孩,王位的传承又必须要王后生育一个男孩。怎么办?亨利八世只有离婚,再娶一个王后,再生一个儿子。不然,王位就没有继承人了。
事关国家命运,亨利八世越来越焦虑。他不是没有情人。一开始有一个叫安妮的女子,是凯瑟琳王后身边的女侍官。后来,这个安妮知难而退,她的妹妹安妮 · 博林出现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太想要儿子。亨利八世跟安妮 · 博林成了情人,并有了身孕。可是,如果安妮 · 博林不是王后,她生下来的就算是儿子,也不能继承王位。亨利八世决定离婚。他向教皇提出了离婚申请。并且派出了总理大臣兼红衣主教的沃尔西去说服罗马教皇。
亨利八世觉得,凭着自己对天主教的虔诚,凭着自己曾经极力地反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捍卫了天主教,凭着沃尔西在教会中的地位以及他卓越的外交能力,凭着自己对过往婚姻的悔恨,他的离婚申请一定能通过。
![]()
亨利八世的第一任王后凯瑟琳
可是,教皇不同意他离婚。因为有另一个国王从中作梗,那就是查理五世 ——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可是欧洲一霸。他是凯瑟琳的外甥,他怎么能答应姨父抛弃姨母呢?再说了,查理五世恪守“夫道”,他在自己的王后去世之后就一直没有续娶。
查理五世给教皇施压,教皇不好违背他的旨意。
这可就把亨利八世逼急了。他决定造反。你不准我离婚,我要改信新教,不但我,整个英国。
欧洲开始宗教改革以后,亨利八世立场坚定,他本来反对马丁路德而支持教皇。但是现在他变了。他发现,支持教皇,自己就永远活在教皇的约束之下,英国的内政、外交,甚至自己的婚姻都不能独立自主。过去,他要结婚,被教皇否决,费了好大周折才终于结婚,现在要离婚了,又被教皇否定。真是动辄得咎,教皇啊,你比爹还爹!
更何况,教会在英国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国家要想走向强盛,需要强大的海军,而海军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工商业的发展也需要自由的土地买卖,教会控制着大量土地,是英国最大的地主。教会不缺钱,他们要买卖土地就会把价格抬高,影响了土地的自由流转,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而随着欧洲宗教改革的深入,英国民众对天主教的抵制也日益激烈。
国家的需要,民众的需要和个人要离婚的需要结合起来,亨利八世怒了,他要抛弃天主教会,在英国推行宗教改革。他要当一个独立的君王,对自己和国家负完全的责任,他要在英国成为上帝的代言人,也就是说,除了上帝就是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于是,英国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从亨利八世的离婚再娶开始了。
![]()
亨利八世第二个王后安妮 · 博林
亨利八世无视教皇的拒绝,在 1533 年 1 月 25 日迎娶了安妮 · 博林,并且罢免了兼任总理大臣的红衣主教沃尔西 ——谁叫你没能说服罗马教皇的呢?沃尔西被罢免以后,郁郁而终——总算比上断头台要好。
为了让自己的新婚具有合法性,亨利八世主张修改法律。他组建了一个并不强势的议会,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法案,承认自己和安妮 · 博林的婚姻合法。
1534 年,他颁布了 《至尊法案》 ,规定国王是英格兰最高领袖,拥有任命神职人员、决定教义和解散修道院的权力,谁反对国王的宗教措施,国王就可用叛国罪将他处死。
这一法案标志着英国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亨利八世再也不用听罗马教廷的话了。他联合教会,创建了英国国教圣公会。
还是这一年,他又颁布《禁止税收上交教廷法令》,取消了向罗马教廷交贡金的规定,并且将教会财产收归王室。
这一系列的宗教改革措施,当然也会让不少人头滚滚落地,但是,对英国产生了深远而且积极的影响。
英国完成了一次成人礼,真正从精神上独立了。英国不再是罗马教廷的孝子贤孙,而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亨利八世
英王没收了教会的财产,大发横财,他将获得的财富用于海军的建设,并资助远洋探险活动,为英国建立海上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
同时,英王没收了教会的土地之后,让这些土地能够以市场价自由流通,这就让新兴贵族和资本家大发横财,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能够在市场调控下有效地流通,这当然就有力地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不过,天意还是弄人,满心希望生儿子的亨利八世跟第二任妻子生下来的仍然是女儿 ——伊丽莎白公主,后来继玛丽女王之后,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二位女王。
亨利八世对此哭笑不得。他跟安妮 · 博林的感情也开始破裂。亨利八世指控安妮· 博林犯有通奸罪、乱伦罪,一怒之下将她送上了断头台。然后,她又迎娶了安妮 · 博林的侍女 简 · 西摩 为第三位皇后。终于,老天开眼了,亨利八世跟 简 · 西摩 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爱德华六世。不过,后来爱德华六世没有子嗣,王位仍然归凯瑟琳的女儿玛丽公主来继承。
这第三位皇后因为产后生了产褥热而死。亨利八世为了多生儿子,又听从大臣克伦威尔的建议,迎娶了第四位皇后克里夫斯的安。这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人,亨利八世觉得她太丑了,就跟她离了婚,为表示宽大,付给她一笔养老费,把她当姊妹一样养了起来。然后,他又跟这第四位皇后的侍女凯瑟琳 ·霍华德结了婚。这就是第五位皇后了。然而,亨利八世发现这个女的对自己不忠,于是,他就将这第五个皇后送上了断头台。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把两个妻子送上了断头台,这可真恐怖。最后一个皇后是凯瑟琳 ·帕尔,本来,她也应该上断头台的,但是,亨利八世见她对自己的儿女很贴心,就动了慈爱之心,没有杀她。此时亨利八世已经65岁,健康状况很差,不久就辞世了。第六位皇后侥幸逃生。
亨利八世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精力充沛,很有作为。他推行宗教改革,并不是出于信仰,而是出于自己的政治目的或者私人目的。但是,客观上他促进了英国的崛起。
他的一生,追求个人的自由,结果促进了国家的自由。正应了胡适的那句话: “争你个人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