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移民观察员无忧。
香港沙田官立小学,在11月3日发布了一则通告,称允许学生在考试的时候用简体字作答。
这么做,是为了方便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内地的学生,他们初到香港,还没有学会使用繁体字。通告说,这样可以创造一个“更友善的评核环境”。
![]()
该通告中还强调:“繁体字仍是香港教育体系的主流书写标准,学生必须掌握繁体字以应对日常学习、沟通及未来升学与就业需要。本校中文课程亦以繁体字为主要教学内容。”
但有的香港家长就不干了,投诉到教育局,称不同意学校这样的安排。给出的理由是:“写简体字比繁体字花的时间更少,这是变相让使用繁体字的学生要花更多时间来考试?”
支持此类香港家长的人还不少,比如前特首梁振英,就在其“脸书”上说:“香港是使用繁体字的特区,都是香港的特色,上学就是为了学,去英美留学,一样要努力学好英文,学繁体字比学英文难吗?不学繁体字,可以不学粤语吗?”
这件事,我觉得一些港人缺乏一点对于内地同胞的包容。
要知道,这并不是香港的教育体系第一次有这样的规定。长期以来香港的中小学考试并不禁止学生书写简体字,但要求字迹清晰、意思准确。
比如香港中学文凭试(DSE)明确允许简体字作答。香港教育局官员多次表示学生可自由使用繁简字体。
既然早就有这样的规则,那么现在出来反对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至于其反对的理由也很牵强,简体字确实比繁体字书写更省时省力,但这一点点的差别能对中小学的考试起到多大影响呢?
至于梁振英说的“不学繁体字”也是个误会。
我知道,港人一直以繁体字文化为荣,认为这是在传承中国文化。我当然是支持香港作为为数不多依然用繁体字的特区,彰显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我也知道要“入乡随俗”,但是,允许用简体字并不意味着就会减弱香港的繁体字文化,更不意味着内地的学生来港后可以不学习繁体字。
因为无论是平时的教学、教材还是试卷,依然全部用的是繁体字,内地学生只是暂时还不习惯用繁体字书写,但如果真的一点繁体字都不学的话,也是行不通的。
给内地学生们一点过渡的时间吧,移民香港不是移民到美国、欧洲,大家都是同胞,更应该给予多一些的包容。
从一个小小的简体字,就能够看出,内地新移民要融入香港社会,也不是那么顺利的,两地的文化差异还需要多多磨合。
这关系到香港人才战略的成败,引进新移民究竟是造福香港,还是引发社会问题给香港“添乱”,关键都要看新移民的融入是不是顺利。
近几年来,在香港人才战略的影响下,内地新移民数量大增。但是有很大一部新移民会感到“来港容易留港难”。
这其中,有因为香港的物价太高,工作难找而感到挫败,也有因为港人的排挤和偏见感到被孤立,难以找到归属感。
在几十年前,港人对于内地新移民的排挤和偏见是“优越感”造成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排挤。而现在,转变为“防御性排挤”。
他们担心内地新移民来破坏了原本的游戏规则(有些内地居民确实有点不良行为),怕他们抢占了社会资源、工作机会……用各种身份认同元素筑起防御的高墙。
当我们深入观察和分析港人的这种心态之后,你会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敌意,只是看到这些年内地人才的大量涌入、普通话的流行、内地资本和品牌的入驻,担心“香港变味”引发的焦虑感。
因此会对一些小事变得敏感,比如允许使用简体字这种事,也会引起过激的反应。
都是同胞,有的事情摊开来讲,就能够消除隔阂和误会。
彼此理解,各自包容,设身处地为对方多想一想,也就会觉得并没有多大的点事,也就没必要筑起高墙,陷入焦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