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话:“要得啵”(行不行)、“好呷”(好吃)、“慢慢子”(别着急),
比如吃米粉的时候说 “这碗米粉好呷!”,老板会觉得你很亲切。
柳州话:“得咧”(好的)、“爽歪歪”(很好吃 / 舒服)、“搞快点”(快点),
比如吃螺蛳粉的时候说 “这个螺蛳粉爽歪歪!”,老板会给你多加点酸笋。
![]()
南宁人一脚踏进桂林和柳州,第一口风就裹着桂北的湿润,
却嚼出两种不一样的味——桂林的风是柔的,吹过漓江的竹筏带着米粉香;
柳州的风是烈的,掠过柳江的桥洞裹着螺蛳粉香。
两座城的人,连骨子里的脾性都不一样。
桂林人的劲儿是“雅”,像白瓷碗里的桂林米粉,鲜滑裹着卤香,得慢慢品;
柳州人的劲儿是“烈”,像粗陶锅的螺蛳粉,酸辣裹着鲜爽,一口就上头。
![]()
桂林人语速缓,句子尾端总带点 “啵”“呀”,“明天去阳朔遇龙河啵,
顺便逛下象鼻山,中午在那儿吃荔浦芋扣肉呀”,
像桂剧的慢板,听着软和;
柳州人语速快,词里带着股 “热辣”,
“要去工业博物馆就早点走,周末人多!我跟你说,
走文昌大桥不堵车”,话没说完,
已经掏出手机给你看螺蛳粉店排队情况,生怕你错过正宗味。
![]()
桂林人走路慢,手里拎着刚买的桂花糕,
边走边看路边的山水画摊,遇到熟人就停下,
“今朝天好,去两江四湖散步不?”;
柳州人走路快,肩上挎着包,
踩着五星街的石板往螺蛳粉摊赶,哪怕是逛公园,
脚步也带着劲,“快点走,晚了爱民螺蛳粉就没位置了”。
![]()
桂林的公交能到象鼻山、漓江码头、桂林站,
换乘顺,就是节假日人挤人,得提前站在车门边;
还有旅游专线车,从火车站到阳朔,
沿途能看漓江风景,
车上还有讲解,适合游客。
柳州的公交覆盖广,1 路到工业博物馆、柳侯公园,
2 路到龙潭公园、柳州站,坐公交去市区最快;
水上公交有特色,沿柳江行驶,
几块钱就能体验,夏天还能吹江风解暑。
![]()
吃的安排,跟着本地人吃准没错。
桂林的美食,绕不开 “清鲜”—— 桂林米粉要吃 “崇善米粉” 的,
卤汁香,米粉滑,锅烧脆,加勺酸笋,鲜得掉眉毛;
啤酒鱼要吃漓江边上的餐馆,鱼肉嫩,啤酒香,
配着番茄,酸甜适口;荔浦芋扣肉要吃现蒸的,
芋头粉糯,肉酥烂,肥而不腻。
柳州的美食,离不开 “酸辣”—— 螺蛳粉要吃 “爱民螺蛳粉” 的,
米粉筋道,酸笋臭得正宗,腐竹脆,辣油香,
一口下去超满足;鸭脚煲要吃夜市的,
鸭脚炖得软烂,吸满汤汁,配个豆腐泡,
越吃越香;炒粉虫要吃街头的小摊,粉虫 Q 弹,
酸辣入味,加个煎蛋,越吃越香。
![]()
历史文化这块,桂林和柳州各有各的韵味。
桂林有象鼻山,是桂林的标志,大象吸水的造型超逼真,
站在江边拍照,怎么拍都好看;逛完象鼻山,
去阳朔遇龙河,坐竹筏漂流,看两岸的山水,
像在画里,春天的油菜花满田,
秋天的稻田金黄,舒服得很。
柳州的历史更 “厚重”—— 柳州工业博物馆是必去的,
能看柳州的工业发展历程,老厂房、旧机械超有年代感,
男生肯定喜欢;逛完博物馆,去柳侯公园,
是为了纪念柳宗元而建,里面的柳侯祠、柑香亭,
满是文化气息,春天的桃花开得艳,拍照特别美。
![]()
桂林 3 天、柳州 2 天就够了。
桂林第一天:象鼻山 + 两江四湖,
中午吃桂林米粉,晚上逛东西巷夜市;
第二天:阳朔遇龙河 + 西街,中午吃啤酒鱼,
晚上看漓江夜景;
第三天:独秀峰王城 + 桂林博物馆,
中午吃荔浦芋扣肉,晚上收拾行李。
柳州第一天:工业博物馆 + 柳侯公园,中午吃螺蛳粉,
晚上逛五星街夜市;第二天:龙潭公园 + 窑埠古镇,
中午吃鸭脚煲,晚上带螺蛳粉调料返程。
![]()
在桂林,找个漓江边的茶馆坐下,喝杯桂花茶,吃碗米粉;
在柳州,找个螺蛳粉摊坐下,吸碗热粉,啃个鸭脚。
两座城都有自己的味道,桂林的雅、柳州的烈,
像两种不同的桂北烟火,混在一起是广西的暖,分开来各有各的妙。
走的时候你会发现,桂林的山水秀还在心里留,
柳州的酸辣香还在嘴里存 —— 这就是桂北,让人来了就忘不了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