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眼一看,便是知己
文/周长行
笔者旅游桂林时,在南溪山花园酒店居住了10天,几乎每天都会在距离酒店三四十米的南溪山山脚下散步。此散步非彼散步,我已离开南国山区在鲁西南平原上度过35年,由一座山陪伴着的日子似乎是久违了,同时也琢磨着怎么能够登上这座山呢?于是查百度,做“攻略”。山不算高,海拔291米,362级台阶,有四个值得一游的景点,我应该登上去的。
但,直到我告别桂林时,也没实施这个愿望,主要有三怕:一怕受埋汰。我曾在老朋友们面前声明过,七十五岁以后不登山。今年七十有六的我,应该与登山活动拜拜了,一旦有闪失,就会成为朋友中的“笑柄”和“教材”。二是怕膝盖发难。人到老年,登山总会考量膝盖答应不答应。渐变与骤变,老年人的膝盖也是不测风云。我朋友中就有因一时冲动登山导致出现大麻烦做了换膝盖手术的,他曾反复告诫我:“再换也比不上‘原配’,膝盖似油灯,得节省着用,务必处处小心!”三是怕给人添堵。我是在桂林参加战友“联谊会”之后又独自留下来进行文化采风的,老战友们热情相待,陪伴左右,万一“小河沟里翻车”,将给这次圆满成功的“联谊会”抹上黑点。顺顺溜溜地离开,善始善终,才算万事大吉,让战友们都顺遂心安。再说,不确保平安和健康,再好的风景又算啥呢。就在10月11日“联谊会”告别晚宴上,我做即席祝辞时,还提议战友们到家后给组委会报个平安呢。我更应该做到。因此,思来想去,我便取消此次登山打算。
然而,事后才意识到,此“取消”意味着我的“业余登山者”身份在南溪山下挂靴。见山定要想方设法登顶一呼的习惯也就此终结。回顾过往岁月,我既有走山路如履平地的漫长生活经历,又有退休后十多年在名山大川中的游历和积累,前年5月,我还登上了峨眉山金顶呢。尽管我弄不清几十年来究竟翻越过多少大大小小的山头,但见山却步,打退堂鼓,明摆着的,非南溪山莫属了。
因此,南溪山馈赠予我的不是攀登后的美景,而是老年人应有的“拿不稳,就放下”的安全观。
看似做对了想通了,然而在翻阅我此次桂林之行的相册时,却发现,相册里缺少的照片恰恰就是南溪山。它不能缺席。它是终止我登山经历上的第一座也是最后一座山。于我而言,它的警示意义和隐喻内涵将远大于它的真实存在。它是一次偶然遇见,也是一次带点神秘色彩的必然。我想收藏它的一张照片,留作永久纪念。
然而,到哪儿去找呢,我想到摄影家邹学良,他也是参加此次桂林“联谊会”来自四川自贡市的战友。我在丽江一日游的船上从战友群里发现他的摄影作品超棒,功底深厚。问题是,他是否也动过南溪山的心思呢。于是,我与他取得联系。他当即从遥远的自贡发过来6张南溪山,我特意选出写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诗句的这张作为本文的压题之作,到这时,我才缓缓地舒了口气,仿佛安顿好了一件压在心底的大事情之后的轻松与愉悦。
还有,尽管没识“南溪山”真面目,我却掂量出它在我心中异乎寻常的分量和魅力,有些物事不必走进它,搭眼一看,便是知己。
(写于11月7日上午。插图摄影:邹学良)
![]()
【作者简介】周长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乔羽研究专家。主要著作:①长篇报告文学集《鲲鹏腾飞的地方》(1988年8月,广州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②《大京九解说词》(与人合作。1996年3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③长篇报告文学集《赵忠祥写真》(1996年11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④长篇纪实文学《乔羽恋歌》(1999年4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⑤长篇人物传记《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2007年7月,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⑥长篇报告文学集《伟大的我们》(2011年8月第一版,2011年12月第二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⑦长篇报告文学《大浪淘金》(2012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⑧《大国词人乔羽传》,即将由北京华文出版总局出版发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