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微站闪烁的数据印证着空气质量的持续向好,田园综合体内游人如织见证着生态价值的转化……2025年深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传来捷报——土默特右旗红色文化生态经济示范区从40余个竞选地区中脱颖而出,以总分前六的优异成绩通过自治区初审,正式进入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审阶段。这一突破不仅是土右旗的荣耀,更是包头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我市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上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9个空气质量监测微站的建成投运,土右旗成功构建起我市最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这一系统如同生态保护的“智慧眼”,实时捕捉大气质量变化,为精准治污提供数据支撑。截至10月31日,土右旗空气优良天数达259天,同比增加34天;PM2.5浓度同比下降44%,AQI实现近八年最优水平。同时,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率持续保持100%,位居全市前列。
近年来,在生态建设持续夯实的基础上,土右旗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红、绿、金”三色融合发展路径。大雁滩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成为“绿色+”转化的典范,通过整合山底林果资源,打造集餐饮、游乐、产教融合于一体的综合业态。网红打卡点“爱情公路”与紫藤瀑布、电商网红桥相映成趣,年吸引游客36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亿元。
“红色+”传承厚植文化底蕴,沟门镇西湾村的古建筑与书画街展现着传统文化魅力,美岱召古城记录着民族团结的历史脉络。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舞台剧《王老太太》等精品力作,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金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全旗建设采摘园30余个,培育9大杏类品种,通过连续举办“金杏节”“杏花节”等品牌活动,年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次,创造综合消费超3亿元。
创新引领,示范效应辐射全域发展。土右旗的创新实践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整合沟门镇和美岱召镇资源,成立“红色文化生态经济示范区”,实现了从单一生态保护向生态、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的转变。
在当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土右旗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通过创新路径探索,是互促共赢的良好关系。随着土默特右旗红色文化生态经济示范区进入国家级评审序列,包头市生态文明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更多力量。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硕;编辑:贾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